正文
康有为什么失败了
五、晚年上演丑剧
袁世凯称帝后,骑虎难下,康有为写过《劝袁世凯退位书》和《再与袁世凯促退位远游书》。在这两封公开信中,康有为称袁世凯为“慰庭总统老弟”和“慰庭前总统”。第一封公开信尚有半真半假的“善意”,他提醒袁氏,“况公起布衣而更将相,身为中国数千年未有之总统,今又称制改元,衮冕御玺,而临轩百僚,奏臣陪位已数阅月,亦足自娱矣。又过求之,恐有大患矣。公自审其才,上比曾、左、李诸公,应远逊之;而地位乃为羿、浞、王莽,势变之险如此,尚不激流勇退,择地而蹈,徘徊依恋,不早引去,是自求祸也”。可惜言者谆谆(说的人很诚恳),听者藐藐(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袁世凯根本没把过气角色康有为当回事。第二封公开信很不客气,简直就是诅咒袁世凯早死早生天,“嗟夫!公以顾命之大臣而篡位,以共和之总统而僭帝,以中华之民主而专卖中华之国土,荼毒无限之生灵,国人科公之罪,谓虽三家磔蚩尤,千刀剸王莽,尚谓不足蔽辜。但吾以为文明之法,罪人不孥,枯骨不毁耳。公早行一日,国民早安一日,时日曷丧,及汝偕亡”。康有为教训别人很舒服,被别人教训就没那么愉快了。
1917年,辫帅张勋举兵复辟,扶溥仪重登金銮殿,康有为不甘寂寞,参演丑剧。开场锣刚响时,康有为相当高调。他不等溥仪下“诏”给赏,就以首辅自居,入宫之初,已珊瑚其顶珠,仙鹤其补服,以极品自封。他还预先草定八篇“诏书”,其中“虚君共和”、“废除大清名义”、“定中华帝国”的主张遭到刘廷琛等大臣的坚决抵制,未予采纳。因此其人被众人视为怪物,其事被众人视为笑柄。伪朝内阁议政大臣的行列中压根就没有康有为的位置,仅以弼德院副院长的虚衔敷衍他,院长是徐世昌,可谓敬鬼神而远之。好友徐致靖闻讯后,即写信给康有为,劝他不要逆时代潮流而动,跟着辫帅张勋和小孩子溥仪胡闹不会有好结果,其中有的话很难听,说康有为出任弼德院副院长,即相当于做徐世昌的姨太太,我替你感到难受和羞耻。就算受到老友责备,遭到国人唾弃,康有为仍沾沾自喜,欣然受印,居然觍颜将这个伪职写进老母的墓志铭。万木草堂的领班弟子梁启超一向对恩师康有为十分敬重,但在这个大是大非的节目上他并不含糊,毅然拿出亚里斯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非凡勇气,通电怒斥跳梁小丑借尸还魂的鬼把戏,“此次首造逆谋之人,非贪黩无厌之武夫,即大言不惭之书生,于政局甘苦,毫无所知”,词锋所指,康有为避无可避。段祺瑞马厂誓师,奋力扫除妖氛,梁启超即在其麾下出谋画策。康有为丢了职位,丢了脸面,切齿恨恨地说:“此次讨逆军发难于梁贼启超也!”辫子军难成大事,复辟丑剧昙花一现十三天,即被讨逆军打得七零八落,作鸟兽散,溥仪逃到英国公使馆寻求政治庇护,张勋躲进荷兰公使馆抽大烟解愁,康有为则龟缩在美国大使馆长吁短叹,对梁启超必有以报之,写下一首七言绝句:
以上就是关于康有为什么失败了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