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以后,历朝历代都对龙母册封,唐代时封为永安郡夫人,南汉时封为龙母夫人。到了宋代,又被封为水济夫人,列于祀典,由官方组织祭祀活动。明代洪武年间,又加封龙母为灵济崇福圣母。
现存梧州市的龙母太庙,始建于北宋初年,明万历和清康熙、雍正年间曾重修,是一座具有宋代建筑风格的文物古迹。每逢农历五月初八龙母诞辰日,各地群众到龙母庙祭祀龙母,企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梧州市龙母太庙,祭祀场面)
龙女的故事多与男女爱情有关。唐代李朝威的传奇《柳毅传书》,叙述了一个凡人与龙女从相识、传书到恋爱结婚的故事。
传说洞庭龙王的女儿三娘,嫁给了泾河龙王的儿子泾河小龙。洞庭在湖南,泾河在陕西,相距遥远。婚后龙女三娘受到夫家的虐待,被罚到泾河边放羊,十分凄惨。有一位书生名叫柳毅,考试落第路过这里,看见这位年轻的女子独自在这里一边放羊,一边哭泣,感到奇怪,就上前打问。三娘向他讲述了自己在夫家的遭遇,请求柳毅带信给家里,让洞庭龙君来解救她。柳毅听了非常同情,接过书信日夜兼程赶到了洞庭。洞庭龙王读完女儿的信不禁伤心落泪。恰巧,龙女的叔叔钱塘火龙也在这里,听到这个情况,暴跳如雷,不容分说,带上人马飞奔到泾川。一阵叫骂,引出泾河小龙,两条龙就打了起来。小龙不是对手,不过两个回合,就成为火龙的手下败将。火龙救出了侄女,一起回到了洞庭龙宫。洞庭老龙感谢柳毅的帮助,设宴招待他,并要把女儿许配给柳毅。柳毅救龙女,完全是出于同情和道义,他谢绝了龙王的好意,告别龙宫,带着龙王赠送的珍宝回到了家乡。后经人作媒,娶了卢家的女儿为妻。新婚之夜,柳毅掀开新娘的红盖头,仔细端详新娘的模样,发现新娘越看越像龙女三娘。于是向新娘谈起了自己当年救龙女的故事,新娘无语。直到他们生下儿子后,卢氏才告诉丈夫自己就是洞庭龙王之女。
故事的结局有两个:一个是说,柳毅听说卢氏就是龙女后,非常高兴,与龙女恩恩爱爱,男耕女织,过着幸福快乐的人间生活。这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海的女儿”的故事,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笔下的“海的女儿”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寄托着对美好的人间生活的向往。
另一个结局则多少有点煞风景:说柳毅后来与龙女一起回到了龙宫里,心安理得地当上了龙王爷的女婿,跻身于龙族,享命万岁,俨然是水府神仙了。据说后来还接替了龙王的位置,成了洞庭湖神,天帝还降下玉旨,册封他为“金龙大王”,兼管长江水域。因此,在龙王庙里,还有柳毅的一席之地,凡远涉江湖者,都要祭拜他。
柳毅传书的故事流传的时间很早,范围很广。后人还把一些古迹与这个故事附会起来,如洞庭湖中有一座著名的君山,君山的崇胜寺中有一口古井,人们说当年柳毅就是从这口井中进入龙宫为龙女传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