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外交谈判是个常用的手段,2012年埃及通过驻西班牙使馆追回了8件法老时期的文物。作为文明古国,埃及在追讨文物方面可谓倾尽全力。上世纪80年代开始,埃及政府就为此成立了专职的文物归还管理局,严密追踪全球40余家文物交易网站,埃及驻各国大使馆也密切关注文物拍卖和转让,对于某些至关重要的文物,埃及的国家领导人还常常亲自出面,在公众场合索要。
和埃及一样,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文物流失也十分严重,其中圆明园文物流散成为了中国流失海外文物,最伤痛的一页。
2013年6月新闻本台记者 刘璐璐:
鼠首和兔首回家了,从现在起它们将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从圆明园到国博的直线距离不过18公里,而这段回家路,鼠首和兔首却走了150多年。
解说:
2013年法国皮诺家族从文物原持有人手中买下了这两件兽首,并以其家族名义,无偿捐赠回了中国。
弗朗索瓦亨利 皮诺:
我们家族对于艺术的热情是世代相传的,把这两件珍宝送回中国,再一次体现了我们家族,对文化遗产保护和艺术创作的支持。
励小捷:
捐赠圆明园流失兽首,为国际社会返还流失文物给原属国家,树立了又一榜样。
解说:
而圆明园此前已经回归的5个兽首,则都是通过商业回购而得以回国,其中牛首、虎首和猴首,于2000年由保利集团(音)花费近3000万港元拍回,猪首在2003年由澳门爱国人士何鸿深(音),斥资700万港元买回,2007年何鸿深又以6910万港元的价格将马首拍回。
购买这5件兽首的费用累计超过1亿元港币。
主持人:
好,接下来我们继续连线霍老师,霍老师有人说,比如说他这个肉身坐佛要真的就是在对方的一个公共机构里的话,可能追索还相对容易一些,但是现在是在一个私人的收藏家手里头,难度就会变得更大,是这样吗?
霍政欣:
应该可以这样理解,因为从国际文化的交易圈来看,一般情况下国有的机构、公有的机构,他对自己的道义的要求会高于个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说从个人的手里去追索文物,它的难度要远高于从国有机构,尤其是国有的博物馆追索文物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