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牛羊血铺筑夯实,坚可以砺刀斧

统万城始建于公元413年,10万劳力历时7年建成,因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为“白城子”。赫连勃勃将其取名为“统万”,寓意“统一天下,君临万邦”。据史书记载,统万城城垣高约8丈,基厚30步,上广10步,宫墙高约4丈,蒸土筑就,锥不能进,异常坚固。这座城池,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又分为东城和西城,目前遗址全部为夯土建筑遗存。
据史书记载,统万城“坚可以砺刀斧”。在筑城史上,它以城池坚固和罕见的残暴方式引人注目。据说当年在督造城墙时,将土掺和了牛羊血层层铺筑,用力夯实,再堆柴烧烤,以求坚硬。每层夯筑好就命令士兵用大铁锥锥之,如锥入一寸,就说明夯筑不坚硬,就要杀掉夯筑的人;如果兵丁不用力扎,将兵丁杀死。
在统万城遗址东城,钻探发现一组东西宽96米、南北48米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从位置看,应该是东城的主体建筑之一,如今只剩下夯土建筑基址。在其南78米还有一组宽55米、长25米的建筑,这两组应是前后院落关系。

据了解,目前部分建筑基址已发掘完毕,中心夯土台面积755平方米,东南部夯土厚度达两米。南面有两个斜坡漫道,北面和东西两面各有一斜坡漫道。南北中心夯土台外有“U”形夯土带,与中心夯土台相隔2.2米-2.6米,中间形成凹槽,凹槽内发现了近40个柱洞(即“虎落”)。
邢福来说,该建筑甚至是整个统万城的东城,修建的年代应介于晚唐至五代之间,“根据时间判断,这里可能是西夏建立者李元昊的祖先拓跋思恭及其继任者曾经活动过的地方。”邢福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