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石器时代的标志是使用的工具主要为打制石器,通俗地讲,即破石为器。有的石器经过多次打击,但没有磨制工艺。刮削器是旧石器时代的一种主要工具,用于对狩猎获得的动物、捕获的鱼类、采集的植物进行去皮毛处理,还可以用于竹木器的加工。石核是打制石片后留下的余料。六斗坡旧石器地点是湘江流域最早发现的一处有明确地层的旧石器遗址。此后,长沙、湘潭等地陆续有过一些零星旧石器发现。
湖南湘资沅澧四水流域旧石器的地理埋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埋藏于河流阶地的红土层中,另一种是埋藏在宽敞、向阳的石灰岩溶洞中。以第一种埋藏形式最为普遍,说明了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广泛活动在河流两岸的旷野上。六斗坡旧石器的发现,揭开了20万年前株洲先民在湘江沿岸生息繁衍的历史。
第二处旧石器点在天元区长江北路,采集了打制石核一件。打制石核是用于制作石器的人工打击过的原料。这件石核由于城市建设动土,已离开了原生地层,属于地表采集品。从其打击的石头破裂面的特征分析,所处地层可能属于一级阶地的网纹红土,时代可能为旧石器时代晚期。
另外,2001年,城区人民中路省变电二公司宿舍工地曾发现过5万年前的东方剑齿象化石。东方剑齿象是生活在森林草地的一种动物,从湖南各地发现的同时期动物化石来看,与之伴生的还有大熊猫、巨貘、红面猴、豪猪、犀牛等。
专家分析,如果把六斗坡的刮削器、长江北路的石核与人民路的东方剑齿象化石联系起来,可以推测并复原旧石器时代晚期株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第三处即为今年9月发现的攸县网岭船形坡旧石器出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