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阳秋说这个地点算得上是依山傍水。20万年前,不像现在有自来水、有机井,也没有轻便实用的盛水容器,离河流远了,渴了、要洗澡了都不方便。
古人类比我们早那么久选择株洲,宜人的气候也是主要原因。市文物局专家介绍,石器出土点和当时湖南的其他地方一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和现在的株洲很类似。这样的气候下,当时可能大象、老虎、鹿、野猪、兔、豹、猴子、野马、鱼、鸟类等动物,以及水杉、银杏、蕨类,和人类共生着。
这样想来,它们仨,一块或许挖过蕨菜,一块或许杀过野猪,有一块或许没来得及做好。
图表
尖状器
河砾石,系变质石英岩质,外黄褐内黄白色。宽7.4厘米、高15.2厘米、厚10.4厘米。打击点、放射线清晰。宽厚平首,直折身,近三椎体尖首。单面锤击而成。
也许,它曾经杀死过野猪。
石片
河砾石,系变质石英砂岩,外灰黄内青灰色。宽5.8厘米、高3.7厘米、厚2厘米。为打制石器时剥离的石片,形成两个破裂面。
也许,它曾被用来挖过蕨菜。
石核
河砾石,系变质粒状片麻岩,外黄褐内褐灰色。宽15.2厘米、高8.2厘米、厚5.1厘米。打击点和放射线模糊,为打制石器时废弃的石核。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它还没来得及做好。
考古知识
株洲已发现三个旧石器出土点
20万年前即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
“在株洲,已发现三个旧石器出土点。”市文物局局长席道合昨日告诉记者,第一处为三门镇湘江左岸三级阶地的六斗坡旧石器点,发现于1988年,石器标本为一件石英砂岩质的刮削器、一件石核。出土地层为江南典型的网纹红土层,地质年代约20万年,文化年代相当于旧石器时代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