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陆贽,给皇帝上“廉政课”
等到陆贽当上宰相时,善于阿谀逢迎的裴延龄已成为唐德宗身边最为宠信的人。贞元十年(794年)秋,裴延龄向德宗奏称:“臣最近清仓核查,居然在尘土中找出13万两银子,另外还有绸缎、布匹等大量杂货,价值应该100万两有余。这些钱物本来已经遗失了,现在找出来,当然属于富余物资(羡余),应悉数拨入宫中内库,专供陛下使用。”国库的垃圾堆里居然能找到这么多的银子,你信吗?其实这只不过是裴延龄的障眼法,把钱从国家的库房搬到皇帝的私人小金库里罢了,因为他知道,德宗爱财如命。
面对这公然的欺诈,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因为大家都清楚他是天子跟前的红人,更知道他是个不能得罪的小人。在死一般的沉寂中,又是陆贽拍案而起。其实早在这次,陆贽再次毅然上了一道《论裴延龄奸蠹书》,历数裴延龄的七大罪状,痛斥其为奸诈小人,同时还把矛头直指德宗。他说:“陛下为了保护裴延龄,对他的罪状连问都不问,他把东边的东西挪到西边,就当成自己的政绩;愚弄朝廷,如同儿戏!”
裴延龄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天天在德宗面前罗织罪名,指责陆贽的不是。对德宗来说,陆贽无异于一面让人纤毫毕现的镜子,在这面镜子前,他照见的都是自己的缺点和丑陋,所以在与裴延龄的这场PK中,陆贽显然不占优势,因为德宗并不站在他这一边。最终,德宗罢免了陆贽的宰相职务,把他贬为太子宾客。裴延龄还是不肯善罢甘休,后来又乘关中大旱之机,污蔑陆贽散布不满情绪,动摇民心。德宗勃然大怒,想杀掉陆贽,幸亏阳城等大臣冒死相救,才被免除一死。
贞元十一年(795年),42岁的陆贽被贬为忠州(今重庆忠县)别驾,在这里,他一呆就是10年。为了避免遭受诽谤,他闭门读书,却搁下了手中的笔,不再著书立说。
以上就是关于 陆贽,给皇帝上“廉政课”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