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诸侯王、帝王的身份让刘贺积累了大量财富,这些生前无福消受的财宝,都跟随他埋葬在了海昏。
而千百年后,正是这些随葬品,帮助考古人员还原了史书上语焉不详的刘贺。
随葬品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孔子画像。
也多亏了海昏侯墓,失传多年的《论语·知道篇》从墓中重见天日,考古人员成功更新了《论语》。
一个会把孔子屏风、大量书籍放入主椁室随葬的人,和史书上那个不思进取的纨绔子弟相差甚远。
或许历史,也并非完全公正。
考古的意义,可见一斑。
盗墓小说的流行,让盗墓获得了一批追随者。
于是,有人模糊了考古和盗墓的区别。
甚至有人说,「考古就是法律允许的盗墓」。
虽然这个梗十分流行,这样的比喻实在太low!
考古从来都是抢救性挖掘。
什么意思?
只有在盗墓贼、或者其他客观因素破坏墓穴时,考古人员才会行动起来,争分夺秒地挽救文物。
如果没有被破坏,考古学家即使探查到墓穴,也不会主动开掘。
一边是盗墓者的主动破坏,一边是考古学家被迫抢救,说这是天差地别也不过分。
看看盗墓贼的方式,从来都是找准墓穴,直接打洞进入,只管大肆破坏,抢走金银财宝。
盗洞的痕迹触目惊心
而考古人员呢,发掘海昏侯大墓用时超过五年,光是回廊,就清理了足足三年。
厚厚的一本考古日志,详细记录了每天的进展和发现。
现场还不只有考古专家,更有文物保护专家在侧,运用了大量科技手段,力图确保每一件文物都能妥善保存。
更别提,当年运送棺柩到实验室时,短短两公里的路,工作人员开车用了半个小时,生怕文物有任何闪失。
一个肆无忌惮,一个小心翼翼,高下立判。
更何况,一座历史大墓的价值,从来就不只有金玉器物。
盗墓者不屑一顾的竹简、壁画、乐器,都是文化上的无价之宝。
难以想象,如果当年盗墓者顺利盗掘海昏侯墓,我们是否还能从脆弱的竹简中,看到论语、看到弥足珍贵典籍。
盗墓是失去。
是磨灭一个人活过的印记,是贩卖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
而考古是得到。
是让历史重见天日,让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