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中国发现的最早制酒蒸馏器属于距今800多年的元代。“如果能证明西汉时期中国就可以蒸馏白酒的话,相当于把蒸馏酒的历史提早1000多年。”杨军说。
出土补药改写中国草药史?

在曾做过27天皇帝的刘贺的陪葬物品中,也发现了不少补品,而这些补品有可能是冬虫夏草。
虫草是一种真菌,寄生于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体内,只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草场,因冬为虫,夏成草,又称“冬虫夏草”。
关于冬虫夏草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清朝王昂的《本草备要》(1694年):“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止劳咳。”杨军介绍,此次墓室出土的补药类似于冬虫夏草,且有可能是从西藏传过来的。“如果真是冬虫夏草,中国以冬虫夏草入药的历史又将提前千年。”
“南昌”得名与海昏侯有关?

在此次墓室出土的文物中,一件清晰刻有汉隶字体“南昌”二字的青铜豆型灯灯座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是目前关于“南昌”的最早的实物资料。
据史料记载,南昌在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统治时期就已建成,但其名如何得来,至今仍没有准确的判定。杨军介绍,海昏侯刘贺原来是昌邑王,封地在如今的山东省巨野县一带,后来随着他称帝27天后被废,改封为海昏侯,封地就在今天南昌市新建县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