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乾陵500吨珍宝为什么逃过多次盗墓活动
更新时间:2015-11-23 07:42
1/3唐朝财政和珠宝埋在这里 武则天墓藏珍宝500吨
作为中国唯一的两个帝王(唐高宗李治和大周皇帝武则天)合葬墓,位于西安西北80公里乾县的唐乾陵闻名遐迩。陕西省考古工作者日前对唐乾陵考古取得重大进展,下宫遗址的布局已逐步展露“真容”。
最新考古发现,乾陵下宫遗址规模巨大,发现有内外两重夯筑的城墙,外城垣平面呈方形,四边均长达380米左右;同时在内城及内外城之间,还发现了多处建筑夯土遗迹。
据历史考证,唐代帝王陵墓大部分被五代的耀州节度使温韬所盗,唯有乾陵幸免。乾陵凿山建穴,规模宏大,是中国唯一没被盗掘过的唐代帝王陵墓,被誉为“唐陵之冠”。
据建国后考古勘查证明,乾陵十分坚固,让盗墓者忘而生畏:墓道全部用石条填砌,层叠于墓道口直至墓门,共39层;各层石条均用铁栓板固定,并以铅灌缝。
近年来,学术界对是否发掘乾陵一直争论不休。我国考古界泰斗、陕西省考古学会会长石兴邦主张发掘,他认为现在技术已经成熟,发掘和保护乾陵完全没有问题。但多数专家主张把乾陵的挖掘留给子孙后代。国家也一直不允许发掘。
石兴邦称,现在至少能推断出墓里70%的埋葬品,乾陵地宫里应该装满了唐朝当时最值钱的各种宝贝。唐高宗和武则天在世时,正处于唐朝最繁盛的时期。在埋葬唐高宗的时候,随葬品的价值就占了全国财政的1/3。20多年后,武则天驾崩,全国1/3的金银珠宝又被带进了乾陵。耗资之巨、陪葬之丰可想而知。况且史书上还明确记载,唐高宗临死时,还特意留下遗言,要将他生前所喜爱的字画全部陪葬。很多专家还推测顶级国宝—————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也很有可能就藏在乾陵。
文物工作者推算,乾陵里面的各种珍贵文物最少有500吨!
武则天墓藏500吨珍宝可信 官方为何不发掘
陕西考古工作者对唐乾陵的考古工作日前取得重大进展,下宫遗址的布局已逐步展露“真容”。唐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大周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园,为全国唯一的两个帝王合葬墓,它是中国盛唐历史文物的集中代表,也是中国目前唯一没有被盗掘过的唐代帝王陵墓,被誉为“唐陵之冠”。
武则天墓藏500吨珍宝可信 官方为何不发掘?
武则天墓藏500吨珍宝可信 官方为何不发掘?
武则天墓藏500吨珍宝可信 官方为何不发掘?
陕西乾陵作为中国唯一一座两个帝王的合葬墓,埋葬着盛唐时期的唐高宗李治和大周皇帝武则天,备受世人关注。近日,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对乾陵东、北、西三座门址的钻探调查和部分试掘取得重大进展,让人不禁怀疑也许不久乾陵就有可能被发掘。而埋葬珍贵文物达500吨的猜测更让人们对发掘乾陵充满了无限憧憬。
武则天墓藏500吨珍宝可信 官方为何不发掘?
武则天墓藏500吨珍宝可信 官方为何不发掘?
武则天墓藏500吨珍宝可信 官方为何不发掘?
对此,陕西省乾陵博物馆业务部主任秦建明明确表示,乾陵暂不会被发掘,国家对乾陵“保护为主,暂不发掘”的政策没有改变!
“部分试掘”并不意味即将发掘
秦建明说,虽然没有发掘乾陵的计划,但关于乾陵的考古调查工作,陕西省却一直在做。
考古人员利用钻探调查和部分试掘方法,发现乾陵的东、北、西三座门址结构相同。最新调查显示,乾陵下宫遗址规模巨大,发现有内外两重城墙,外城四边均长达380米左右;同时在内城及内外城之间,还发现了多处建筑夯土遗迹。
秦建明特别指出:“‘钻探调查和部分试掘’是考古调查的方法,而考古调查并不意味着即将发掘乾陵。‘考古调查’只是收集资料,根据地表现象推测陵墓地下结构。”秦建明提到,在考古人员对乾陵北门门址进行部分试掘时,意外发现地下一个残石虎和2件石虎基座,考古调查人员无权对其挖掘,只能原地将其重新回填,但石虎的发现却为研究唐代帝陵北门外石刻组合提供了新的资料。
针对“部分试掘”,秦建明解释说,“部分试掘”作为考古调查的方法,挖掘的面积非常小,大约1-2平方米的面积,而考古发掘则是大面积的整体性挖掘陵墓。
地下埋葬500吨珍贵文物之说有根据
武则天墓藏500吨珍宝可信 官方为何不发掘?
武则天墓藏500吨珍宝可信 官方为何不发掘?
武则天墓藏500吨珍宝可信 官方为何不发掘?
秦建明介绍,根据史料和地表的考古可以对乾陵内部存在的文物作出推测。“有人说,乾陵中大约存在500吨的文物是有一点可信度的。”这个数量最初是由一位在乾陵进行长期采访的作家提出的,虽然此人并非考古工作者,但如果在常见的金银财宝、书画绸缎等随葬品的基础上再加上乾陵的石门、石棺等文物,乾陵中的文物重量达到500吨是有可能的。
秦建明称,在埋葬唐高宗的时候,随葬品的价值就占了全国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20多年后,武则天驾崩,她的儿子又将全国三分之一的金银珠宝随她带进了乾陵。另外,史书上还有明确记载,唐高宗临死时,特意留下遗言,要求将他生前所喜爱的字画全部陪葬,其中包括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根据这些记载,也可以推测《兰亭序》可能就藏在乾陵。
上一篇:考古学家发现巨人并非传说
下一篇:遗失文明的十大神秘建筑
-
中国考古发现生活在1.61亿年前巨嵴彩虹龙,是鸟类的近亲
古生物学家最可能是彩色恐龙的「彩虹龙」为研究对象,彩虹龙是2014年于中国大陆河北出土的,身材不大,与鸭子差不多,这片化石保持的相当完好....
05-08阅读全文 >> -
秦始皇陵活人俑:活人殉葬均为女性
秦始皇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但残暴这个词也一直伴随着对他的评价。在刚刚结束的为期五年对帝陵陵寝小型墓园的考古发掘结果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99座小型墓葬统一指向封土堆 经过40年的...
04-23阅读全文 >> -
亚尼的死者之书:古埃及美术中极致的作品
收藏家于1887年在尼罗河中游克索西岸的墓室中发现,是众多以草纸记录的当中保存最好、最出色的,堪称为古埃及美术中至于极致的作品,也是古埃及生死观的明白表现。....
04-21阅读全文 >> -
蛇眉铜鱼究竟长什么样子?竟记载重生的秘密
在小说《盗墓笔记》中,有着许许多多的谜团和神秘的事物,其中有三个贯穿全文的蛇眉铜鱼。而这个铜鱼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呢,这条铜鱼中的秘密又是什么,在文中则没有太过详细的解释出来,因此有...
04-17阅读全文 >> -
能吃恐龙的青蛙究竟得多大?看看魔鬼蛙如何一口吞下霸王龙
提起青蛙这种生物,相信大家一定会对这种从小就被定义成益虫的生物充满了好感,但如果让我们将时光倒流,追溯到白垩纪时期,和恐龙同在的的史前蛙类,绝对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青蛙,这种魔鬼青蛙身...
04-17阅读全文 >> -
霸王蝾螈真的存在过吗?另一种蝾螈居然在中国(中国火龙)
记得电视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中,出现过一只已经灭绝的史前霸王蝾螈,体型巨大无比,吞人简直是小菜一碟。那么,霸王蝾螈真的存在过吗? 霸王蝾螈是一种远古时代就存在的两栖爬行动物,分布于...
04-15阅读全文 >> -
不腐女尸“重现天日”两天容颜和刚出土差不多
泰州发现不腐女尸: 3月1日,重现天日的女性墓主人,原封不动地被放置在冰柜中保存。泰州市博物馆专家选择了最适合女尸及其身上衣物贮藏要求的温度:4摄氏度。据介绍,出土后的女尸,须肉身和衣...
04-13阅读全文 >> -
全球最大的掠食动物:史前海洋霸主伊西斯龙王鲸
全球最大的掠食动物:史前海洋霸主伊西斯龙王鲸,伊西斯龙王鲸是从陆生动物转化而来,因此也被叫做帝王蜥蜴,化石最开始是在鲸之谷发现的。伊西斯龙王鲸在当时是全球最大的掠食动物,包括其他鲨...
04-11阅读全文 >> -
血渭一号大墓:小说《鬼吹灯》九层妖塔原型
小说《鬼吹灯》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吧,那充满灵异气息的盗墓小说,迷的很多人不要不要的。今天为大家讲述的血渭一号大墓,就是小说中九层妖塔的原型。这座大墓在当地藏族人间,流传着一些不吉利的...
04-01阅读全文 >> -
2009年阿拉斯加湾水域拍摄到的“卡布罗龙”
世界上最大的海怪卡布罗龙,这是种巨型生物,对它的猜测更是千奇百怪,不过已经有科学家证明有这样的海怪在世界上存在。今天笔者就来给大家说说这样的海怪,身长20米的巨型卡布罗龙。 009年阿拉...
04-01阅读全文 >> -
牛头怪甲龙并非怪物,而是长得呆萌的恐龙
牛头怪甲龙又名牛头怪龙,意为牛头人蜥蜴,样子确实长得超过人类的知识范畴,所以很多人也因此认为这是怪物。其实不然,这牛头怪甲龙是一个新属新种的甲龙科的,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约7,000万年...
03-22阅读全文 >> -
元朝历代皇陵没有被发现之谜
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后一般都有陵墓,唯独元朝皇帝没有留下一座陵墓。这是一个千古未解之谜。 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
03-17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