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介绍说,骆驼山遗址发现的巨颏虎化石,与辽宁本溪庙后山此前发现的巨颏虎是不同的种类,它的形态特征更加原始,地质时代更加古老,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中也同样发现了这样的巨颏虎化石。此外,这次骆驼山遗址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中,有很多喜暖的动物,例如纳玛象、居氏大河狸、李氏野猪和硕猕猴等,这种亚热带和温带特色的动物群组成也与北京周口店遗址中的哺乳动物群极其相似,与东北地区之前发现的披毛犀——猛犸象动物群有很大差异。专家推断,此次骆驼山发掘出的哺乳动物化石依动物群分析其时代为新生代第四纪的中更新世,这些发现不仅填补了大连地区中更新世地层的空白,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东北地区中更新世动物群的化石组成。
除哺乳动物化石群,在清理过程中,研究人员还发现了数十件疑似人工砍砸痕迹的残破动物管状骨骼等骨制品和若干件石制品,这也让研究者们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这意味着此处可能存在人类遗迹。在挖掘现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慰文拿着一块石头说:“这块石头可是个宝贝,是旧石器时代中期的石器,用的是打石片的预制技术,这个标本的发现意义很大,对判断这个遗址到底是一个单纯的古生物遗址还是早期人类活动的遗址,将是一个非常过硬关键的证据。”黄慰文表示,骆驼山化石点是一处重要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同时也是继古龙山遗址发现之后大连地区的又一处古人类活动遗址。
遗憾的是,现在骆驼山还没有发现人类骨骸或者牙齿。研究者们表示,对于骆驼山化石点的挖掘还仅处于初步挖掘阶段,相信随着发掘和研究工作的逐渐深入,古人类化石的发现完全可以期待。毕竟周口店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也是在开始发掘8年之后才发现的。
专家表示,大连骆驼山古人类活动遗址的发现,对探讨东北地区人类的演化、文化起源序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不同海拔高度的第四纪洞穴堆积开展进一步的调查很有可能在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文化遗存等材料方面取得重要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