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形成的放射学证据集中在鸭嘴龙家族中。在这一家族里,只有Brachylophosaurus、Gilmoreosaurus, Bactrosaurus和Edmontosaurus四种恐龙显示出曾受疾病侵袭,并且只在尾椎处有病变。”罗斯西尔德在最近出版的《自然思考》在线期刊上这样写道。
鸭嘴龙,顾名思义是由于嘴部长得像鸭嘴而得名。它是身长35英尺,主要靠两脚行走的素食恐龙,生活在距今7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
它们的骨骼显示有各种瘤形成结构。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血管瘤。这种良性肿瘤是由许多血管堆积而成的,目前有百分之十的人体内有这种肿瘤。其它瘤形成还包括纤维瘤和骨瘤,这良种均是在人类身上少见的良性肿瘤。

唯一一个被发现患有胸癌的大型物种是Edmontosaurus。而这种恶性肿瘤也只在548条Edmontosaurus龙的脊椎中发现了一例。
“在这次的规模如此之大、来源如此广泛、出土地层如此丰富的标本探察中,肿瘤对鸭嘴龙的偏好是空前的也是独一无二的。”罗斯西尔德说道。
目前尚不清楚究竟是什么使得鸭嘴龙的患病几率如此之高。罗斯西尔德认为有可能是由于基因缺陷或是环境诱发因素引起的,不过同时也要考虑它们的饮食。事实上,通过研究Edmontosaurus龙胃内的残留物发现有松针,而松针中含有一种高度致癌的化学物质。
英国剑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戴维?诺曼告诉《探索新闻》:“目前,我们对恐龙疾病的具体成因知之甚少。这一研究采用无破坏技术对大范围内的各种对象进行了取证是很不寻常的。”
“我并不知道这种荧光镜是如何对化石进行探测的,不过假如这种技术不错并且真的能精确地鉴别身体的损害的话,那么病理学将变得十分诱人,”他说:“鸭嘴龙的尾椎易长肿瘤的原因也是非常诱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