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定购的青花瓷半途沉没 海上丝绸之路的明证
更新时间:2012-10-11 19:40
水下考古队员的考古实况。“碗礁一号”清代沉船,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考古发现。
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扩展到了欧洲之后,青花瓷器扮演了重要的贸易角色。
近日,在深圳述古堂博物馆展出了一批被称之为“碗礁”的珍贵青花瓷,为什么叫“碗礁”呢?
在福建省平潭县海域,有一座礁石,当地渔民称之为“碗礁”。
2005年夏天,中国水下考古队来到碗礁海域,开始了第一次水下调查。出现在水下考古队员眼前的居然是清代前期景德镇的青花瓷器,他们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考古发现。
当地渔民称:“人们经常在暗礁旁捕鱼,用渔网捕鱼的时候经常会勾带瓷碗上来,有时一连五六个,有时一条船能带上八九个的都有,以前的群众也不知道这些瓷碗值钱。”可是渔民们也不知道从何时起就在这里捞起过瓷碗了。“碗礁”因此而得名。
1
瓷器全部来自景德镇
2005年6月底,中国水下考古队的一个调查小组闻讯来到了碗礁海域。
“碗礁一号”水下考古队的执行队长林果给我们讲述了最初的发现经过:“当时我们收到了一条手机短信,只是说发现了沉船,有人在抢沉船的东西。”
第一次的水下调查,就让考古队员们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惊喜。
出现在考古队员眼前的是清代前期景德镇的青花瓷器,他们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考古发现。令人万分痛心的是,盗宝分子不择手段地盗掘和疯狂抢夺,致使这艘清代沉船遗址中心到处是惨遭毁坏丢弃的文物,海底一片狼藉。
这是第一艘发现于碗礁附近的古代沉船遗址。按照水下考古惯例,沉船遗址被定名为“碗礁一号”。
对考古学者来说,这些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器,对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以及明清时期的海上贸易,文化交往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它成了中外水下考古和捞宝商共同追求的对象。而且,在此之前,中国水下考古界始终未能发现有价值的装载青花瓷器的明清沉船。
“碗礁一号”清代沉船的发现,无疑将填补这一空白。
令考古人员倍感惊奇的是,船上竟然没有一件景德镇以外的瓷器。从沉船上打捞出水的瓷器,品种非常多,从大多数瓷器的胎质、釉色以及装饰看,都相当精美。
清理出水的大块碎瓷为数之多,令考古人员深感吃惊,这表明“碗礁一号”装载了可观的中大型瓷器。从它们的胎质和釉色的品质以及纹饰的精美程度看,这些瓷器绝非寻常之物。这批瓷器从它们的造型、纹饰、胎釉等等方面来看,都堪称民窑当中的上品。
2
海上丝绸之路的明证
根据残余的船体和龙骨的大小,考古人员推算,“碗礁一号”全长应有20多米,其规模和一艘帆船差不多。帆船的甲板上是船工起锚、操帆、使舵的工作面,甲板下才是装货的船舱。这样一艘中型帆船已完全具备了远航能力。
这艘不幸沉没的船的主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这笔300年前没能成交的买卖,今天给中国水下考古事业送上了一份难得的珍贵礼物。
“碗礁一号”可谓身价不凡。
那么,这船货将销往何处?是内销还是出口外销呢?人们判断,有一种大型瓷盘,像是出口货,还有一种高脚杯也像出口货,但是早在宋代中国人就在使用了。有的瓷器像茶具,又像咖啡具。但是从瓷器的纹饰看,却都体现着地道的中华传统文化色彩。
在瓷器上还发现了一种怪兽,这种怪兽是康熙时期的一种避邪图案。众多的人物画都取自中国的传统典故和戏曲故事。
专家认为,中国古代外销瓷从它的内涵讲一般分成三类,一类就是中国传统样式的陶瓷器,一类是仿国外市场需要的样式的陶瓷器,还有一类是来样定烧的陶瓷器。从“碗礁一号”沉船这批瓷器来看,它绝大部分都还是中国传统样式的陶瓷器,实际上在明清时期,大量外销的还是中国传统样式的陶瓷器,所以,它究竟是否外销目前还不能确定,有待进一步的发掘工作。
弄清“碗礁一号”的目的地,对研究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传统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通往东南亚、西亚直至非洲的航线。到了16世纪,渴望与东方贸易的欧洲人开辟出了两条连接东西方的新航路。
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扩展到了欧洲之后,青花瓷器扮演了重要的贸易角色。因此,新航路上的海底发现一直为中西方学者倍加关注。
3
一万五千余件珍贵遗产
-
波罗的海,沉船宝藏打捞者的乐园
据透露,瑞典海洋探索公司已打造了一艘潜水艇,希望日后能够为游客和 沉船 寻宝者提供一次独特的海底探险之旅,并从中获利。 对于海洋考古学家来说, 波罗的海 是沉船宝藏打捞者的乐园,在那里...
07-15阅读全文 >> -
最新发现被称“海洋霸王龙”的新物种 命为科万上龙
上龙是一种已灭绝海生爬行动物,属于上龙科,生存于侏罗纪晚期。上龙是一种大型掠食性动物,以鱼类、鱿鱼、以及其他海生爬行动物为食....
07-15阅读全文 >> -
令人恐惧的巨型怪兽恐怖猪,不仅长得丑猎食相当凶猛
大家有没有想象过几千万年前的猪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回到过去,回到史前,说起史前生物,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恐龙,其实史前生物恐怖的可不仅仅只有恐龙....
07-15阅读全文 >> -
普氏锯齿螈,远古河流中的"混世魔王"(最后被鳄鱼打跨)
石炭纪时期,鱼类迎来黄金时代,但更高级的四足动物——两栖动物也开始兴盛。到了二叠纪早期,有些两栖动物的体形已经能大到吓退旋齿鲨的地步了....
07-14阅读全文 >> -
中国历史上的39件镇国之宝
何尊,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
07-14阅读全文 >> -
人类特征进化始于400万年前南猿祖先物种
科学家曾认为,人类较大的大脑、较长的腿部和制造工具的能力源自240万年前直立人出现的时期,但是最新气候模型和化石证据表明,这些人类显著特征起源更早,出现于400万年前的南猿祖先物种。 同...
07-13阅读全文 >> -
研究发现昆虫的起源可以上溯到约4.8亿年前
最新研究发现,昆虫的起源可以上溯到约4.8亿年前,远远早于此前认为的4亿年前。由于藻类等植物被认为是约5.1亿年前出现的,因此昆虫的起源时间与藻类的出现时间非常接近。....
07-12阅读全文 >> -
“四羊方尊”身世之谜探索
四羊方尊何处出土?广宗、宁乡各执一词 探寻四羊方尊身世之谜读过初中历史课本的人想必都会记得,那张四羊方尊的图片以及它1938年出土湖南宁乡的说明。 四羊方尊是由广宗出土,只是被人带入湖南...
07-11阅读全文 >> -
自然界十大活化石 印度紫蛙与恐龙共存7000万年
在历史的长河中大部分的物种都已经消失,就连恐龙可以称霸地球的存在也早已灭绝,但是也有一部分生物顽强的生存至今,它们被称作活化石,有的甚至从恐龙时代存活至今,可以说是伟大的奇迹。 1....
07-07阅读全文 >> -
世界考古历史十大发现
古老的废墟之中,惊现一片死亡之丘,惊醒了无数亡灵的千年之梦。“戈达德”号沉船背后,是穿越千年,麦田怪圈状史前建筑群,只为守护海底那些那不朽的魂灵....
07-06阅读全文 >> -
不腐女尸手戴绿宝石 泰州再次出土
泰州发现一个明代古墓,女主人五官分明,甚至眉毛都清晰可见。要对女尸善后,需将肉身和衣物分别保存。上午,泰州市博物馆的专家,花费3个小时为女性墓主人更衣,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墓葬品,其...
07-02阅读全文 >> -
恐龙灭绝十二大猜想:火山爆发降下强烈的酸雨
恐龙真的是因为小行星撞地球而毁灭的吗?卡尔萨根曾经说过,如果恐龙有一个太空计划,那么它们不会灭绝,似乎恐龙灭绝的原因在于它们没能进化到智慧生物,文明的延续需要抵抗内部和外来的力量。...
07-01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