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园千年古墓惊现盗洞
2011年6月4日上午9时左右,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文保人员像往常一样在管护区巡查。随着巡查深入,在一片尚未收割的麦田中,散落的烟头、电线、卫生纸、木条等物引起了文保人员的警觉。再仔细一看,文保人员发现一处盗洞,且深不见底!而盗洞周边堆放的白膏泥表明,这个盗洞已经通达墓室。这个发现令文保人员大吃一惊,因为该盗洞正处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雍城遗址秦公6号陵园内。
公安、文物部门随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勘查。在现场,盗洞周围堆有大量黄土及白膏泥。经文物部门判断,地面上残留的长短不一的木条正是椁木。公安人员判断,这个直径约为0.4米、深达19.6米的盗洞是由盗墓贼用炸药爆破挤压泥土形成的,在洞口附近发现的电线可能就是雷管引线。
为确定是否有文物被盗掘,在安全绳的保护下,现场人员冒险进入盗洞,发现盗洞直抵主墓室顶部的椁木,椁木虽遭切割,但并未穿透,墓内文物才得以保全。
记者后来获悉,为了防止墓葬再次遭到破坏,两台农用三轮车运了十几车土,才把盗洞完全填埋。
“黄肠题凑”现墓主身份
据当年一位主持秦都雍城考古工作的专家告诉《法制日报》记者,雍城遗址上共有秦公陵园14座,在这14座陵园内分布着21座“中”字形大墓,这些“中”字形大墓被认为是曾在雍城执政的21位秦公之墓。此次遭盗扰的大墓应是位于6号陵园中的15号大墓。秦公6号陵园内有包括15号大墓在内的“中”字形墓葬两座,“甲”字形墓葬一座,“目”字形墓葬3座及大量小型墓葬、车马坑等,总面积26.4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