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国科学家进行了一个实验,使用激光直接照射黄金,使黄金中的电子在电离作用下分裂得更快。在这个过程中,标靶黄金的原子核与电子发生作用,生成了正电子。因为激光能够把能量集中在很小的空间和很短的时间内,所以能够在实验中大量且迅速地生成正电子。受到这个实验的启发,科学家们能够在实验室环境中批量制造反物质粒子。这带来了反物质研究的新变革。
物理学中的一些天体物理研究,如对黑洞和γ射线爆发现象的研究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通过研究反物质,人们还能明白为什么在宇宙大爆炸发生时,反物质没有立即湮灭,而且能够留存至今。作为这次实验的领导者,美国科学家陈慧表示,她的团队在实验中朝只有一毫米大小的标靶黄金发射低脉冲激光,获得了比其他实验多得多的反物质粒子。通过分析,她的团队得出结论,使用低脉冲激光是造成如此多的正电子的主要原因。

此次实验的设计者斯科特·维尔克斯说,他们在之前的实验中使用的标靶都是和纸一样薄的物质,但是他在对实验条件进行模拟的时候发现,尺寸为1毫米的黄金生成的正电子数量将会更多,并且通过最后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这让实验参与者都感到十分兴奋。在之后的实验中,通过向黄金发射低脉冲激光,电子开始加速分裂,并且和黄金的原子核发生作用生成正电子。
这个过程产生了巨大的能量,与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物质与能量关系的描述完全相符。同样参与了这个实验的美国科学家彼得·比尔斯多佛认为,这次实验能够得到的反物质数量非常大。
这样科学家们就能够通过这样的实验来对反物质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并且可能最终发现宇宙的秘密——为什么我们能够观测的物质数量远远多于反物质。以陈慧为代表的美国利沃莫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并不是首次利用激光制造反物质的研究人员。早在十年前,研究人员在使用Nova激光进行实验时,就生成了反物质,但是没有准确的记录。现在,通过不断改进标靶物质和使用更为灵敏的探测器,一次实验能够检测到的反物质粒子就多达一百多万个。
科学家们根据这个数据进行推测,认为实际生成的正电子数量可能达到一千亿个。在与电子相遇并湮灭之前,研究团队发现,正电子的活动方式与电子十分接近,只是电荷不同。这也是科学家们发现它们的原因。他们使用了一台电子探测器,能够检测到带有不同电荷的粒子。比尔斯多佛表示,这次实验正在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人类已经来到了一个新世界。这些科学家将在未来建设一个反物质研究中心,并且利用激光批量制造反物质,就像一座工厂一样。
我们能够计算出,只要有一克反物质与物质碰撞并发生湮灭,它们释放的能量就等于当今地球上已经建成的最大的几个水电站发出的能量。所以科学家们预言,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反物质,那么人类在6周内登上火星将变得完全可行。现在,人类还走在研究反物质的路上,反物质的巨大资源究竟是否能为人类所利用,还是一个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