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空气球携带着一种特殊的采集气溶胶样本的装置,并且为了排除升空前的污染,所有设备都进行了彻底地清洁。
当探空气球升高到平流层22~27公里的区域时,装备装置的抽屉打开,工作了17分钟。采集到高空样品后,温赖特和他的同事们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他们的“战利品”:在捕获的大量超小细菌中,一些不寻常的生物组织——硅藻细胞膜片段,引起了温赖特等人的注意。另外,还有一团200微米互相交织的生物纤维。
硅藻一直都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形式,温赖特认为,自己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这些硅藻细胞膜的片段以及其他那些不寻常的生物组织并非产自地球,而是来自太空。
温赖特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大于5微米的微粒能够被从地球表面带到平流层,更别说是这些未知生物组织。他表示,能够做到将这样尺寸的微粒带到平流层高度的活动恐怕只有火山爆发,但是在取样的近两年的时间里并没有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活动。

彗星降临南非开普敦
“这些生物组织很有可能与宇宙尘埃有关。而且取样的时间也刚好是在英仙座流星雨发生期间。”温赖特在邮件中说,“2006年就曾经有研究人员在平流层较低的区域获得流星的尘埃,高度在20公里左右。”
除了硅藻细胞的片段,温赖特和他的同事们还在样本中发现了一种类似水生生物的组织,他说:“海水的运动很难将这种生物组织带到如此高度的平流层中,而在宇宙中,彗星则可以提供给水生生物充足的水分。‘胚种论’就认为,地球生命的起源就在海洋之中,而彗星可能是将宇宙中的生命种子比如硅藻及其他生物组织带入地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