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流传着一个故事,乾隆年间两淮有一个叫黄均太的盐商,吃一碗蛋炒饭就要花费五十两银子。之所以贵,乃是因为讲究至极。必须保证每一粒米都要完整,且粒粒分开,浸泡蛋汁。外层金黄锃亮,里面雪白甜香。与这碗饭配套的还有所谓的百鱼汤,即用鲤鱼白、乌鱼片、斑鱼肝、鲫鱼舌、黄鱼膘、鲨鱼翅等各种不同鱼的材料煲出来的鱼汤。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估计做梦都想不到一碗饭、一锅汤竟有那么多讲究。道光时期的李澄,也从老一辈人那里听说,两淮盐商的家产,首先以千万计,其次才以百万来计。资本在百万以下的盐商只能称为小商,在那些富达千万的总商们面前,根本就不好意思拿出手,难怪会经常被戏弄、指使,抬不起头来。
盐商们吃喝玩乐的费用,相比他们的家产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所以还有人帮他们花钱。《大清盐商》从清廷派阿克占前去查处两淮盐务问题展开,由此牵涉出了被称为乾隆朝三大贪腐案之一的“盐引案”。盐业暴利,举世皆知,但面对国家征税时,盐商却叫穷不迭,那么他们的钱又去哪里了?问题的关键还要从剧中不时提到的那份“秘密账本”入手。
精打细算的盐商们,把做生意的经验也用到了人情往来上。不论是顶头上司盐运使,还是地方知县、知府,省城巡抚和总督,乃至京城的达官贵人,盐商们都努力渗透,一一打点。本着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这些操作显然不能公之于众,但盐商们均记录在了一本小册子中。对收过好处的官员们来说,这份“秘密账本”无疑是最要命的。一旦被皇上知道,少不了杀头之罪。而对盐商们来说,“秘密账本”不仅是疏通关系的支出明细,更是自己的一道护身符。遇到那些拿了银子却不买账或者落井下石的官员时,只要晃一下“秘密账本”,马上就能让他乖乖听话。既然如此,官员与商人之间心照不宣,达成默契。你情我愿,闷声发大财,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