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为何唐太宗对不同意见给予奖励
唐太宗有时提出各种各样的为题,跟宰相们讨论,他对这些宰相也称赞备至。他说哪些人常常提出一些意见,令他觉得非常可信,而且这些意见都非常稳妥,如果说治国有什么成就的话,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成功,是大家跟我一起的成功。当时以魏徵为代表的这些宰相,真是不客气,都直截了当地讲话。在这些直谏当中,魏徵是第一位的。有一次唐太宗跟魏徵说,你前后向我谏了二百多件事情,如果不是挚诚,怎么能够做到这样?他夸赞魏徵为人挚诚。他又跟别人讲,说有人认为魏徵举止疏慢,礼貌不够。他说你们觉得他是疏慢了,可是我觉得他非常妩媚,觉得他非常可爱。
历史上,像唐太宗跟魏徵这样的君臣关系是很少见的,但是在唐太宗在位期间,贞观时期,敢于提意见,讲真心话的,能够直谏的,不止魏徵一个人,当时有一批人。比如说像薛收也是宰相,唐太宗本人武功很好,也喜欢征战,但是薛收跟他讲,这个事情不要做得太多,太多了,以皇帝之身,以为你是一种游乐,虽然你是爱好,但应该不那么多的做。薛收提了这个意见以后,唐太宗奖给他40锭金。
还有一位叫孙伏伽的,提出法律方面的意见,唐太宗赐给他一个公主园,这个园值百万。有人说给得太多了,他提意见你不杀他就不错了,你还给他报答。唐太宗讲,我继位之初,一开始没有那么多人敢谏,除了魏徵之外,其他人不敢谏,我奖励是为了大家多给我提出意见。温彦博,很有名的宰相。长安的守令姓杨,工作上有很大的失误,开始唐太宗想给他死罪,但是温彦博提出,此人不应该是死罪,唐太宗于是赦他不死。还有其他很多大臣、宰辅的进谏,一般唐太宗都能听得进去。你要知道唐太宗不是一般的人,他英武、聪明、智慧、有韬略,各方面都是一等的人。其实越是一等的人,越能够听意见,越是自己肚子里的东西少的人,越不容易听意见,容易固。
以上就是关于为何唐太宗对不同意见给予奖励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