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项羽身边的能人为何总是跳槽?
陈平在刘邦那里能够稳定下来,有着双方的原因。
一是陈平三易其主,再换也没啥意思。所谓事不过三,跳槽太多,也会受到质疑的。你在哪里都待不下去,就不是别人的问题而是你自己的问题了。况且,刘邦的势力仅次于项羽,威望正高,正值用人之际,也是首选。在这里如果也混不下去,去别处也未必行得通。
二是刘邦的用人标准。刘邦是个不拘小节的人,所以他对陈平的不良品行能够谅解,因为他自己也好不到哪去。还有,刘邦喜欢有毛病的人。有缺点,有私欲,这样的人反而好控制。陈平本是魏无知(你瞧这名字)举荐的,刘邦质疑陈平时,魏无知对刘邦说:“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我举荐是举荐能帮你打仗、帮你做事的人,不是让你选劳模呢。这个思路也是符合刘邦的思想的。
陈平人品不怎么样,在刘邦死后也有所表现。吕后专权,想封吕姓侯,而刘邦生前有遗言:“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于是吕后征求大家伙儿的意见,陈平说:“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刘邦说了算的时候,封刘姓王,现在吕太后您说了算,自然就要封吕姓王啊,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很正常,早该这样搞。有奶便是娘的嘴脸表现无疑。
陈平头脑灵活、反应机敏,这是往好了说。从另一个角度讲,这其实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是个心里没什么道德标准,善于出阴招、走邪路的人。而这,正好符合刘邦这个草头王的治政理念,所以他会受到重视。刘邦与项羽争天下,要的是结果,并不看过程。需要即是真理,陈平的本事自然也就显现出来了。
现在也一样,有的人为了完成某项工作指标,说瞎话、造政绩,大家都知道是假的,但领导喜欢。因为这些成绩也是他的,对他未来的升迁有帮助。
从韩信、陈平的跳槽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们这类人才,是以展现自我为根本出发点的。他们喜欢挑领导,而不是坐等领导来挑自己,当他们觉得在这个领导这里得不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刘邦能够接受韩信和陈平,性格和经历的相似也是一个原因。从他们年轻时候的事儿来看,这三位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有着相似的荒唐,所以很容易有共同语言。总之一句话:韩信、陈平在项羽那里得不到的东西,刘邦能给他们。
以上就是关于项羽身边的能人为何总是跳槽?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