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项羽身边的能人为何总是跳槽?
第四,这俩人没把清项羽的脉。韩信“数以策干项羽”,项羽均未采用。这句话是很有嚼头的,太史公没说韩信向项羽献策,而是说“干”,干涉,或者干扰,无论哪种解释,都是很不正常的。干涉,你韩信是郎中将,有建议权,但干涉就有点过了。觉得自己对就指手画脚这不行,你得注意身份。干扰,则是项羽一方的感受,韩信的建议既已达到干扰项羽决策的地步,说明其建议显然是不对项羽心思的。
陈平也没把清项羽的脉。殷王反叛,项羽本身就很恼火,后来又出尔反尔,这气肯定不打一处来。所以,“将诛定殷者将吏”,或许只是项羽一时之气,最后未必会那么办。就像俩人吵架,对骂,一方对另一方说,我非弄死你不可,都是气话。再者,项羽对陈平一直不错,给他升了好几次官,先是平爵卿,后来是信武君,最后拜为都尉,说明项羽还是很重视陈平的。怎么能说处死就处死呢?结果陈平害怕,脚底下抹油,溜了。
第五,项羽并不觉得这二位是人才。这个很关键,如果项羽觉得他们是可用之才、可造之材,一定会想方设法留住他们的。
韩信给项羽出过主意,但都不合项羽的心思,还有点添乱,没觉出他有什么与众不同。所以他走,项羽自然不会拦着。
对陈平,项羽开始是信任的,但陈平在殷王这件事上办得不利索。项羽本来是让陈平武力解决殷王,也好杀鸡给猴看,让其他诸侯老实点。结果陈平自作主张,劝降了殷王,而这个殷王本身就是个墙头草,谁来都投降,如此,陈平的功劳就大打折扣了。项羽其实从这件事上也把陈平看完了,既不按领导意图办事,还把事给办砸了,能说得上是人才吗!所以走就走吧,没啥可惜的。
好多人才都是这样被埋没的。项羽手下像韩信、陈平这样的人才还有没有?肯定有,只是不同的领导,对人才的发掘程度也不一样。韩信、陈平绝不是唯一的,他们也只是个偶然现象,只是比较特殊而已。
以上就是关于项羽身边的能人为何总是跳槽?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