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埃及艳后之谜
有关“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的任何遗迹和新说法,总是能引起世人关注的。这也难怪,这位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皇,她那传奇般的绝世美貌,她与凯撒、安东尼等英雄人物的情缘,曾经激发过历代诗人、作家、画家和艺术家们的丰富想象力,如但丁的《地狱》、莎士比亚的《凯撒大帝》等,都曾将其描述为一个“旷世的肉感妖妇”;而萧伯纳也称她为“一个任性而不专情的女性”。不过,却也有史书记载说,她的美“并不出众,也不惊人”。也有考古学家打趣道:“如果她的鼻子不那么高的话,恐怕世界史便会因此改写了。”在好莱坞巨片《埃及艳后》中,克里奥佩特拉更是被描绘成凭着色相诱使凯撒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助其击溃亲生胞弟而出掌王位;凯撒遇刺后,她又吸引安东尼为其效力。可是天不从人愿,安东尼的作为激起了罗马市民的愤怒。在与罗马人交战中彻底败北之后,克里奥佩特拉眼见大势已去,不得已以毒蛇噬胸自杀,时年仅38岁。正因为“埃及艳后”有如此传奇的色彩,所以任何有关她的历史文物的发现都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特别是在考古学界。发现“埃及艳后”亲笔签署的政令的消息传出后,世界考古学界为之振奋。对荷兰历史学家明尼的学术水平深感佩服的大英博物馆考古专家们深信,明尼发现的手稿绝对是克里奥佩特拉的亲笔签署的,因为明尼的研究从来没有错过。大英博物馆希腊与罗马古董馆副馆长苏珊·沃尔克十分肯定地说:“这肯定是克里奥佩特拉亲笔签名,因为文件的内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3年,当时正是克里奥佩特拉七世统治时期。这是埃及艳后留下的唯一笔迹。”沃尔克进一步分析认为,这份手写文件不仅仅是一份政府公文,更是“埃及艳后”政治手腕的具体体现。
根据古希腊著名的传记作家兼散文家普卢塔克在其名著《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中记录的史实:“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在凯撒死后,急欲求得安东尼的庇护,但却碰了一个软钉子。于是,克里奥佩特拉马上把主攻方向转向安东尼手下最得力的大将卡尼迪斯,以贿赂的手段最后买通了这位影响力非凡的罗马大将。卡尼迪斯后来说服了安东尼,让他同意庇护克里奥佩特拉,而安东尼也从此陷入了埃及艳后的温柔陷阱中不可自拔。”虽说普卢塔克把一切说得有声有色,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从来没有发现可能证明这些史实的确凿证据。而这次发现的克里奥佩特拉亲笔签名文件,正是“埃及艳后”收买罗马帝国大将的铁证。
不过,两年之后,也就是在公元前31年,卡尼迪斯加入了讨伐“埃及艳后”和安东尼的行列,这位罗马帝国陆上兵团的总司令与奥古斯都指挥的海上力量联手,打败了“埃及艳后”和她的情人安东尼。
另一位埃及远古史学家阿兰鲍曼表示:“这份文献的发现,说明‘埃及艳后’决非只凭美色来保家卫国、捍卫自己王位的。她运用的技巧跟我们现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的做法并没有什么两样。这才是‘埃及艳后’美丽与智慧的真正体现。”实际上,在克里奥佩特拉统治时代,古埃及仍保持着极度繁荣。当美国考古学家戈迪奥和他的埃及同事潜入亚历山大港外海海底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一条又一条的街区、一座又一座的雕像,那就是“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和她的最后一个情人迈克·安东尼共筑的爱巢——亚历山大城。使这座极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家古城获得重生的,是海洋探险家弗兰克·戈迪奥和他的考古探险队,他们的惊人发现证明了古埃及历史上那段繁荣的历史,当然也证明了“埃及艳后”不仅是位美丽的女王,而且还是有着出众才干的女王。
她的背叛和自杀之谜
阿克兴角,公元前31年9月2日:一夜之间这个海湾成了陷井。当安东尼的船只一大早就一艘接一艘地呈纵列队形穿过海湾狭窄的出口时,屋大维的船队摆成了一个巨大的弓形挡住了安东尼船舰的出海之路。安东尼正想组织一个船队的楔子,冲破这个封锁圈的时候,敌方的船只却一步一步地往后退,要把安东尼引到海上。在慢慢的运行中,这些船只分在两边,形成双翼之状,中间的阵线逐渐薄弱。然后是一声进攻的号令,那两翼的船只迅速而猛烈地冲击过来。这是一种运用在海上的陆战技巧,就像战士们在陆地战争中进行熟练的变化一样。直至下午,从安东尼战船高高的甲板上,箭和长矛像雨点般地落在屋大维较小一些的船只上。罗马人用带火的箭和重型石弩进行射击。好几艘罗马人的战船包围着安东尼指挥的一艘大战舰,不让那些甲板上的士兵有喘息的时间。强行登上那些大战舰好像是不可能的,但船体的突破口一旦打开,他们就可以把致命的火焰发射到船舱里去。
大战好久不分胜负。这时发生了有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情况:克里奥佩特拉的船队不顾约定,扬帆突然冲出战斗的中央,调头东驶。安东尼站在旗舰的甲板上,惊异地看着埃及战船的紫帆从自己的身旁飘过。他近似瘫痪地看着这个不期而至的景象。然后他反应过来,匆忙发出命令,登上一只小船,带着一个小小的浅水船队追赶克里奥佩特拉。
正在顽强战斗着的人们几乎没有注意到女王的逃跑和安东尼的追赶。后来才逐渐地从一艘船到另一艘船爆发出一片喊声:“安东尼逃跑了!他把我们抛弃了!”一次没有统帅的战斗自然很快就决出了胜负。
安东尼很快追上克里奥佩特拉的船队,上了克里奥佩特拉的大船,但他只是站在甲板上,避免与这位女王见面。他好像还一直处在震惊之中,这是因为他的心上人出乎意料的逃跑让他陷入这种震惊。他未表达出来的疑问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学家们提出的问题:克里奥佩特拉采取这一行动要干什么?她为什么要提前撤离战斗?这次战斗应该能实现她建立埃及罗马大帝国的政治梦想。而安东尼是在为她进行战斗!
在安东尼的眼里,女王的这一行为是叛变,是可耻的逃跑行径。现在他的士兵们理所当然地要谴责他的这种行为。
但是,克里奥佩特拉真的欺骗了他吗?历史事实似乎在证明,她在导致这次战斗的事件之前就已确信,这次战事不会以胜利结束。在战斗的过程中,最初的迹向很明显地走向了反面,那么,现在对她这位强权政治家来说,该是出面拯救而且必须要拯救什么的时候了。作为不受敌人阻扰的旁观者,这场战斗的景象和持续的时间也让她陷入了惊慌失措之中:屋大维的快速、能随机应变的船只像猎犬一样包围它的猎物——安东尼的强大的、但显得颇为粗笨的大战船。说不定什么时候,防卫必然要松弛——然后她与她的战船也会变成被追逐的对象。
对于克里奥佩特拉的这种行为,当然还可以提出其他的原因:她的战船用逃跑的办法来保存重新与罗马决战的基础,就是说,为未来保存一种筹码。就这点而言,她是为安东尼采取了这个行动。但是克里奥佩特拉真的想到了这个战略了吗?许多科学研究家看到的全是另一回事:克里奥佩特拉显然是在利用她的逃跑——一般都这样解释——为自己保持着这样的选择权,即她还想把她生命中的第三个罗马人屋大维纳入到她的赌博中。在安东尼明显的失败之后,她如果要成功地实现她的梦想——建立罗马——东方世界大帝国,那么就必须让自己对这位新的罗马将军具有吸引力。这是一个疯狂的、残忍的想法。屋大维对克里奥佩特拉信任的程度怎样呢?当然,这不过是一种绝望的想法。因为要与屋大维勾结或私通已不可能了。克里奥佩特拉此时已是一个失败者。她的美丽和她的权势都已完了。这个冷漠的屋大维已不是那个可以用东方的豪华和异国情调来摆布的男子了。
以上就是关于埃及艳后之谜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