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坡遗址的保护棚搭建和路桥整修等准备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中科院另几位专家和重庆市一位考古专家,已于11月4日抵达巫山,他们和巫山县政府共同敲定,拟于11月11日,正式对龙骨坡遗址进行第四次大规模发掘。
小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骨坡遗址
龙骨坡遗址位于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距巫山县城约57公里,又称“巫山猿人遗址”,是一处更新世时期遗址。
该遗址面积约1300平方米,1984年被发现。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该地点的早更新世早期地层中,发掘出一段带有2颗臼齿的残破直立人左侧下颌骨化石以及一些有人工加工痕迹的骨片。1986年又发掘出3枚门齿和一段带有2个牙齿的下牙床化石。此外,遗址中还出土了包括步氏巨猿、中国乳齿象、先东方剑齿象、剑齿虎、双角犀、小种大熊猫等116种早更新世初期的哺乳动物化石。
经学者研究,龙骨坡遗址出土的遗物代表了一种直立人的新亚种,后被定名为“直立人巫山亚种”,一般称之为“巫山人”,距今约201~204万年。“巫山人”化石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这一发现揭示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填补了中国早期人类化石的空白,对于研究人类的起源和三峡河谷的发育史,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