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麦坪遗址发掘商周古城堪比三星堆
更新时间:2010-10-19 01:49
堪比三星堆 大渡河边曾有座繁荣的“城”
历时5年,经过8次大规模发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人员在汉源县发现以麦坪为中心的新石器到商周时期的史前遗址,大量的文物和遗址还原了距今4500年到2500年间,在大渡河中游神秘出现而又神秘消失的麦坪遗址上人们的生存状态。昨日,来自北京大学、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四川大学的考古专家现场考察认为,麦坪遗址是四川地区最新发现的一个不同于成都平原三星堆和十二桥文化的一处文化遗址。这里是古巴蜀时期,四川地区的又一处中心部落遗址。
麦坪遗址位于雅安市汉源县,包括狮子山遗址、龙王庙遗址、大地头遗址、麦坪遗址、金钟山遗址、摆鱼遗址、姜家屋基遗址等多处遗址,整个遗址的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而位于汉源县大树镇麦坪村的遗址最具有代表性。自2006年到现在,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雅安市、汉源县的考古人员在这里已经进行了8次大规模发掘,目前整个遗址野外发掘工作已接近尾声。麦坪遗址贯穿时间长,从距今4500年到2500年,发现了大量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的遗址和墓葬。
麦坪遗址处于大渡河中上游最为平坦的河谷地带,翻越北面的大相岭可以到成都平原,翻越小相岭可到西昌和云贵高原,往西是青藏高原,往东则是长江、中原,形成了东西南北“米”字形的交汇区。
考古队领队刘化石说,麦坪遗址文化不同于成都平原同时期考古文化,也不同于岷江上游的考古文化。初步看来,这是一支单独发展的文化,它没在任何地方出现过。
最早的麦坪人来自何方,现在仍是一个谜。从出土文物来看,麦坪遗址文化应存时于4500年至2500年以前,3000年以前是它的一个繁荣时期。这时候,麦坪文化已经开始受到蜀文化的影响,但还保持着自己的独一性。秦汉以后,这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墓葬以汉文化特性为主。和曾经创造了辉煌巴蜀文化的古巴蜀人一样,曾经创造麦坪文化的麦坪人也神秘消失了!他们到了何处,我们还不得而知。
昨天,到考古现场考察的省内外专家们认为,大渡河中游地区是古代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黄河上游甘肃、青海地区经川西高原南下,进入云贵地区和东南亚的文化走廊、民族走廊,因而在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等诸学科领域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四川大学教授林向说,麦坪遗址文化受到古巴蜀文化、中原文化、甘青地区文化的影响,但又有非常鲜明的特性。“我一直认为,在新石器到商周时期,四川地区有很多部落,而麦坪可能存在着大渡河流域最大的一个中心部落。它的重要性不亚于三星堆遗址和十二桥遗址。”
还原麦坪遗址古人生活
几千年前就有套三房 男人还爱戴耳环
穿着兽皮,戴着耳环的男人们穿梭在密林中狩猎,荡一叶小舟在大渡河中狩猎;妇女们在家里纺纱;工场里,制陶的工匠烧制出尖底的炊具和用于陪葬或祭祀的精品;人们住在统一规划好的房子里面,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在集市上进行着贸易……
这就是考古专家们还原的距今4500年到2500年间的麦坪遗址上人们的生存状态。考古人员在麦坪遗址发现新石器时期房屋基址182座。麦坪人有的住着平面呈圆形、长方形或近方形,用木头和杂草修成的类似栅栏为墙的房屋;有的住着开挖有基槽,用木头做墙壁骨架,上糊泥巴的木骨泥墙式房屋;也有的住泥土垒筑而成的房屋;贫穷的人家则住着简陋的窝棚。他们的房子多为方形或长方形,做饭的土灶多为圆形。
有些房屋只有一个房间,有的几个房间,呈单元组合结构,类似于现在的套二、套三房屋。这些房屋门的朝向一致,北部墙体处在同一直线上,有明显的组群关系,这可能是最早的街道雏形。考古队领队刘化石说,这种新石器时代的单元组织结构的房址,在川内是首次发现,在全国也很罕见。
更重要的是,人们当时对自己居住的地方已经有了相当明确的“规划”,生活区、墓葬区、作坊区分类明确。考古人员在麦坪遗址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棺葬26座,是目前四川地区发现最早的石棺葬。与其他地方石棺葬不一样的是,麦坪人的石棺没有用石板做底,雕琢精美的骨器和陶器是主要的陪葬品。
在一座石棺葬里,墓主口中插着一根10多厘米的骨器。这是当时麦坪人独有的丧葬习惯还是一种刑罚,目前还不得而知。在另一座石棺葬里,墓主没有脑袋,可见当时麦坪也并非是没有纷争的世外桃源。当时人们以种植农业为主,有时也要到密林狩猎,到大渡河打渔。
到了商周时期,麦坪人盛行土坑墓葬,在发掘的82座商周时期的土坑墓里,出土了大量陶器。麦坪遗址内还有成片的烧制陶器的作坊区,相当于现在的工业开发区。作坊里面,工匠们生产出了盛装食物和水的陶罐、陶钵、圈足器、平底器,以及饮食用的尖底杯和尖底罐,器类虽然不多,器身纹饰却非常丰富和精美,再现了当年麦坪的制陶工艺的高超水平。一些男人还喜欢佩戴着由几个圆圈套在一起的耳环;有些人佩着似乎是来自成都平原的巴蜀式样青铜剑,显示着自己的富贵。
麦坪遗址人们使用的器物在商周时期,明显受到成都平原古蜀文化和中原、甘肃、青海地区因素的强烈影响。祭祀坑中出土了各类商代陶器有的与三星堆文化中期相同或相似,这证明蜀文化的影响在商代已达大渡河中游。但更多的器物则显得与四川其他同时期人们明显不同,具有大渡河流域的土著特色。
-
波罗的海,沉船宝藏打捞者的乐园
据透露,瑞典海洋探索公司已打造了一艘潜水艇,希望日后能够为游客和 沉船 寻宝者提供一次独特的海底探险之旅,并从中获利。 对于海洋考古学家来说, 波罗的海 是沉船宝藏打捞者的乐园,在那里...
07-15阅读全文 >> -
最新发现被称“海洋霸王龙”的新物种 命为科万上龙
上龙是一种已灭绝海生爬行动物,属于上龙科,生存于侏罗纪晚期。上龙是一种大型掠食性动物,以鱼类、鱿鱼、以及其他海生爬行动物为食....
07-15阅读全文 >> -
令人恐惧的巨型怪兽恐怖猪,不仅长得丑猎食相当凶猛
大家有没有想象过几千万年前的猪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回到过去,回到史前,说起史前生物,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恐龙,其实史前生物恐怖的可不仅仅只有恐龙....
07-15阅读全文 >> -
普氏锯齿螈,远古河流中的"混世魔王"(最后被鳄鱼打跨)
石炭纪时期,鱼类迎来黄金时代,但更高级的四足动物——两栖动物也开始兴盛。到了二叠纪早期,有些两栖动物的体形已经能大到吓退旋齿鲨的地步了....
07-14阅读全文 >> -
中国历史上的39件镇国之宝
何尊,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
07-14阅读全文 >> -
人类特征进化始于400万年前南猿祖先物种
科学家曾认为,人类较大的大脑、较长的腿部和制造工具的能力源自240万年前直立人出现的时期,但是最新气候模型和化石证据表明,这些人类显著特征起源更早,出现于400万年前的南猿祖先物种。 同...
07-13阅读全文 >> -
研究发现昆虫的起源可以上溯到约4.8亿年前
最新研究发现,昆虫的起源可以上溯到约4.8亿年前,远远早于此前认为的4亿年前。由于藻类等植物被认为是约5.1亿年前出现的,因此昆虫的起源时间与藻类的出现时间非常接近。....
07-12阅读全文 >> -
“四羊方尊”身世之谜探索
四羊方尊何处出土?广宗、宁乡各执一词 探寻四羊方尊身世之谜读过初中历史课本的人想必都会记得,那张四羊方尊的图片以及它1938年出土湖南宁乡的说明。 四羊方尊是由广宗出土,只是被人带入湖南...
07-11阅读全文 >> -
自然界十大活化石 印度紫蛙与恐龙共存7000万年
在历史的长河中大部分的物种都已经消失,就连恐龙可以称霸地球的存在也早已灭绝,但是也有一部分生物顽强的生存至今,它们被称作活化石,有的甚至从恐龙时代存活至今,可以说是伟大的奇迹。 1....
07-07阅读全文 >> -
世界考古历史十大发现
古老的废墟之中,惊现一片死亡之丘,惊醒了无数亡灵的千年之梦。“戈达德”号沉船背后,是穿越千年,麦田怪圈状史前建筑群,只为守护海底那些那不朽的魂灵....
07-06阅读全文 >> -
不腐女尸手戴绿宝石 泰州再次出土
泰州发现一个明代古墓,女主人五官分明,甚至眉毛都清晰可见。要对女尸善后,需将肉身和衣物分别保存。上午,泰州市博物馆的专家,花费3个小时为女性墓主人更衣,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墓葬品,其...
07-02阅读全文 >> -
恐龙灭绝十二大猜想:火山爆发降下强烈的酸雨
恐龙真的是因为小行星撞地球而毁灭的吗?卡尔萨根曾经说过,如果恐龙有一个太空计划,那么它们不会灭绝,似乎恐龙灭绝的原因在于它们没能进化到智慧生物,文明的延续需要抵抗内部和外来的力量。...
07-01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