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迹特征显示,在不同坡度、不同土质上的印迹随地形变化得很大。”徐晓光说,即使造假,也属于非硬质模具所为。该模具必须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与承重能力,即相当于橡胶中间夹有可变化的硬质骨架。这样的模具只有高科技的专业单位才能制造。
另外,发现可疑脚印时,现场有较厚的积雪。徐晓光认为,伪造者要在自重加负重大于180公斤的情况下,穿上可塑性、延展性较强的高级模具,在15度左右的雪地斜坡上,以匀称的1.1米步幅行走,才能留下这种符合运动物体特征的印迹。
拧痕人为做不出
由于这次考察具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考察者将鉴定报告以及脚模等送交了公安局刑事鉴定部门鉴定。
“这么大的脚印,它的身高据判断应该在2米以上。”时任武汉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副局长郑道利分析说,从五个脚趾来看,它没有被任何东西包住。前掌特别宽,五个脚趾的宽度达到了17厘米,力量在前掌和脚趾上,而且脚趾有抠的痕迹,这说明行走很有力且力量很大。
此外,郑道利还发现脚模上有走动时的拧痕。“它以前掌为轴心,然后稍微地拧动了一下。拧动后,它的前边变宽了,后面也变宽了。”他推测说,冰天雪地中,可能脚下一滑,为了保持平衡,右脚下意识地拧了一下。拧痕,人为是做不出来的。除非这么高、有这么大脚的人,在雪地中走动的过程中那样地去拧动,才能留下这种印迹。因此,他认为脚印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