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欺骗的专家们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什么公认的身体行为信号表明某个人在说谎。个体差异导致人们说谎的行为差别很大。某个人可能在撒谎时眼睛快速眨动;另一个可能会在撒谎时盯着你,并在两次眨眼之间延长停顿时间。此外,富有经验的撒谎者总是镇定自如。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精神病理学家史恩·史宾斯博士试图用一台房间大小的电磁体光学扫描仪找出谎言的根源——也就是大脑的某一部分。他要求受试者向他说谎,并将他们极力说谎时的大脑影像拍摄下来。影像显示,当受试者说谎时,大脑会变得活跃。首先是大脑的前段,也就是位于额头两侧位置的大脑部分(术语为腹外侧前额叶皮质层),这块区域主要处理对环境所产生的抑制反应;另外一个接近前额叶中线的区域(在额头中央,于双眼后方两厘米处)也变得极为活跃。这些区域都是大脑最复杂的部分,主要功能是控制信息的输出,另一个功能是对外界做出反应。
从史宾斯的研究结果可以推断,大脑在说谎时会进行两个动作:
1.抑制诚实的反应。
2.用其他反应替代诚实的反应,也就是说谎。
史宾斯博士认为,大脑扫描结果显示人类既具有诚实的天性,同时兼备说谎这种抑制诚实天性的本能。
通过分析人体的物理变化来测
为了有效地识别谎言,人们发明了测谎仪。
最早的测谎仪发明于19世纪与20世纪交替时期,和血压监视器差不多,血压升高被看作是焦虑的信号,因此被视为存在欺骗。现代用的测谎仪却复杂得多,它们能够同时记录一系列生理反应:分析声音压力变化,监控指部汗腺活动,通过测量胸部周围血管衡量呼吸变化等。
早些年,英国曼彻斯特都会大学的一个团队设计了“沉默的发言者”测谎系统。这个系统的运作方式是:让嫌疑犯坐在电脑屏幕前,向他询问一些问题,同时让电脑分析他的脸部肌肉、眼皮、眉毛和眼睛的细微动作,测谎系统可以显示受测者的手势和其他动作中细微的不协调之处,也可以在检测到受测者说谎时发出警报。
美国的科学家比史宾斯博士快了一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团队已经开发出“认知感应器”,这种仪器发出的红外线会穿过头盖骨照到大脑上,其反射线的形态可以显示出脑部血流的变化。该技术团队解释说,认知感应器的运作原理是,人在说谎时会反射更多光线,而且反射这些光线的区域也远比说实话时反射光线的区域要宽广许多
测谎仪为何会“漏诊”
因为经验老到的说谎者比测谎仪高明
用测谎仪判断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
举例来说,将冷战秘密卖给苏联的美国间谍阿尔德里奇·埃姆斯,作为双重间谍就通过了多种测谎仪测试。埃姆斯连续不断的两面三刀行为使中情局的11名特工被杀。
在另一个案例中,被称为“绿河杀手”的加里里奇韦就在他涉嫌第四次谋杀罪名时候逃过了测谎仪的测试。被释放后,他接着杀害了另外44个人。
查尔斯·卡伦是一名护士,由于给他的数十名病人注射致命注射剂而被起诉。第一个受害人死后,警方怀疑过卡伦,但是他成功地逃过了测谎仪的测试。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训练有素的说谎者,完全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如果受试者在说谎时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是在说谎,测谎仪也就派不上用场了。
另外,测谎仪的缺点还在于:测谎仪所测量到人们身体的变化和反应,并不总是与撒谎相关。如果你跑了5层楼梯,然后坐下来进行测谎,那么,你所说的一切就好像都是谎言。因为你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心跳加速,这时人体的物理特征和焦虑时很相似。更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在测谎时感到非常紧张,那么即便是你有天大的冤屈,测谎仪也会执著地认为你在说谎。
测谎仪的缺陷,激励着人们不断探索研究新的测谎技术。但即便是最新的核磁共振扫描技术也不是完全可靠,因为人们撒谎时大脑发出的电子信号无法从其他信号中区分出来,从而破坏了脑电波的有效性。
人类想要依靠仪器准确地测谎,还需要漫长地等待。到那时,是否连白色的、黄色的、紫色的谎言都能被一一识破?
没有谎言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