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爆炸的天体显然是斜角切入大气层,在近地点爆炸。据研究,通古斯的爆炸物的切入对地角度为30度左右,爆炸的冲击波形成蝴蝶形。天体切入的方向是自东南向西北。但由于“锥形弹道冲击波”的作用,冲击波放射的方向是反向的东南方,在爆炸点东南方向,树木成马蹄形向东南面倾倒。
由于天启爆炸物爆炸时离地面距离很可能大大小于通古斯爆炸,因此其对地面的切入角度应该更陡峭一些,天体切入的方向是从东北到西南,“忽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而冲击波的方向像通古斯爆炸一样也是反向,从西南向东北,即朝着天体飞来的方向。“爆炸的力量主要是在王恭厂中心区内,如石驸马大街到工部衙门一带是官府衙门集中的地方。冲击力量在东、西和北三个方向,以东面和北面更强一些,惟独丝毫未提及南面”,显见爆炸的冲击波也是呈扇形或类似蝴蝶形展开。
如此比较下来,天启大爆炸和通古斯大爆炸很可能属于同一性质的爆炸,而彗星闯入大气层在近地点爆炸的学说也几乎可以圆满地解释两次大爆炸的所有共同的现象。
像通古斯和天启这样的大爆炸发生的几率要低得多,大约300年左右发生一次。如果爆炸发生在人口密集区,像天启大爆炸一样,那么给人类带来的是巨大的灾难。据1966年出版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计算,按照地球自转的速度和角度,如果通古斯大爆炸发生的时间推迟4个小时47分钟,那么被摧毁而夷为平地的就是俄国的圣彼得堡。
历史上关于通古斯大爆炸的各种学说
多年来,有关通古斯大爆炸的原因说法不一,从1927年开始寻找陨石碎片以来,人们不断提出各种假说,试图揭示通古斯大爆炸的原因,其中包括陨石撞击说、核爆炸说、飞船坠毁说、黑洞撞击说等……
·1927年出现陨石转化为气体的猜想
·1929年提出陨石与地球相切
·1930年提出彗核爆炸说
·1932年提出宇宙尘埃云与地球相撞说
·1934年提出彗尾撞击地球说
·1945年提出宇宙飞船核爆炸说
·1946年提出火星飞船爆炸说
·1947年提出反物质陨石湮灭说
·1958年提出冰陨石说
·1959年提出行星星核碎片说
·1961年提出飞碟分裂说
·1962年提出流星破坏地球电离层说
·1963年提出陨石静电破坏森林说
·1964年提出外星文明回应地球信号说
·1965年提出雪人飞船入侵说
·1966年提出白矮星超密碎片撞击说
·1967年提出闪电引发甲烷气体爆炸说
·1968年提出爆鸣气爆炸和水分解说
·1969年提出反物质彗星撞击说
·1993年提出冰陨石撞击说
·1995年提出反物质湮灭说
·1995年提出含碳球粒陨石说
·1996年提出60米直径小行星撞击说
·1996年提出无线动力鱼雷发射影响说
·1996年提出地外物质(可能是铱含量极高的行星)撞击说
通古斯大爆炸六大热门假说
陨石撞击说:
前苏联科学家、第一位亲临通古斯现场的莱奥尼德·库利克认为,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是由于一颗流星落到了地面。后来,美国科学家也在实验室里用计算机模拟出了陨石高速撞地引发的大爆炸效果,计算机摹拟很好地解释了冲击波扬起的地面尘埃高达大气外层,反射回的日光造成了当年通古斯卡周边地区如昼之夜的景象。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很长时间以来,所有的实地考察都没有发现任何陨石残骸。
核爆炸说: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震惊世界的第一颗原子弹。这颗在距离地面1800英尺上空爆炸的原子弹,给广岛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广岛原子弹的破坏景象却意外地给研究“通古斯大爆炸”的科学家们以新的启示。那雷鸣般的爆炸声、冲天的火柱、蘑菇状的烟云,还有剧烈的地震、强大的冲击波和光辐射,这一系列的现象与通古斯大爆炸简直相似到了惟妙惟肖的地步。于是,前苏联的军事工程专家卡萨茨夫第一次大胆地提出了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是一场热核爆炸的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