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熊猫实在是太出名了,一个美国女人得到了一只大熊猫的事迹,飞快地传遍了上海滩,也传到了国民党当局的耳朵里。
当局早有规定,不许动物过海关,更不许带中国的珍稀动物出海,于是,在露丝准备回国时, 苏琳被海关扣下了。

露丝得到活体大熊猫的消息也早传回了美国,那么多丧心病狂的动物贩子和探险家都没能做到的事情,竟然被一个毫无经验的女人做成了,美国大使馆立刻与中国海关交涉,要求放人放熊猫。
胳膊拧不过大腿,海关最终还是给苏琳派发了动物出境许可证,上面填着她要带的是一只“形状奇异的哈巴狗”。
就这样,露丝用一个竹筐得意洋洋地带着苏琳登上了回国的轮船。
船走得很慢,可消息却通过电报传得飞快,美国人办的《中国杂志》刊登了露丝和苏琳的故事,让这个女人和熊猫幼崽成为了明星。
在无数报纸媒体几个月的预热下,露丝和苏琳在圣诞夜前夕到达了纽约。
那场景可谓是万人空巷,无数社会名流像赶春运的民工一样挤在道路两旁,只为一睹苏琳真容。
这是来到西方世界的第一只大熊猫,场面堪比明星的粉丝见面会,灯牌应援手幅一个不落。
露丝带着苏琳回到家中,她打算像养小猫小狗等宠物一样把它养起来。
当然,无数的动物园都像苏琳伸出橄榄枝,准备巨额接收熊猫幼崽,最后,芝加哥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以8750美元的天价得到了苏琳。
苏琳亮相的第一个月,就给动物园带来了30万的人流量,就连著名盲作家海伦凯勒,也千里迢迢地赶来,只为摸一摸苏琳。
一只活体熊猫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全美各大厂商都开始制作各种各样的熊猫周边,衣服、帽子、玩偶、鸡尾酒都印上了熊猫头像,就连饼干都要被做成熊猫的形状。
动物学家们称那一年是“熊猫之年”,把熊猫成为20世纪最著名的动物。
露丝作为熊猫的原主人,更是赚得盆满钵满,她不但一跃成为社会名流,不断出席各种酒会发布会,还被冠以“熊猫夫人”的美誉,拍广告、出写真、写各种各样的采访录。
那些距离芝加哥太遥远而无法去的熊猫迷们,只能大量购买熊猫夫人的书籍聊以慰藉,还有很多人表示, 晚上如果不枕着熊猫抱枕,根本无法入睡。

虽然熊猫在美国得到了龙卷风过境一般的追捧,但苏琳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
人人出钱就可以摸它、抱它,让它每日都受到不同的曝光和挤压,它实在太小,人们对熊猫的了解又实在太少,
在断奶之后,饲养员竟然不知道该给它提供什么食物,最后给它投喂煮熟的白菜和胡萝卜。
在收割了一波又一波熊猫带来的福利之后,动物园出高价请露丝再去一趟中国,再捉一只熊猫来跟苏琳配对,露丝答应了。
1937年,她再度来到中国,并在老搭档杨帝霖的帮助下,成功捕捉了一只成年大熊猫和一只幼崽。
野生成年大熊猫显然不像苏琳那样好对付,它不停撞击笼子,并且不吃不喝,很快奄奄一息。
一天晚上,大熊猫挣脱笼子,向森林逃去,杨帝霖一路追去,最终将大熊猫一枪打死。
露丝非常伤心,将大熊猫的幼崽放归了森林。
1938年,美国的第一只大熊猫苏琳因为误吞棍子,卡住喉咙而去世了,一直到死它也没有成年,并且发育得比正常大熊猫都要小一点。
更为讽刺的是,一直到苏琳死后一年,动物学家们才通过标本发现,它不是一只母熊猫,而是雄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