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孩名叫邹奇奇,英文名是Adora Svitak,1997年出生于美国俄勒冈州。实际上,她可不是个演讲新手,在登上TED舞台之前她就做过大大小小逾百次演讲。
奇奇3岁时开始阅读各种书籍,4岁时开始用笔记本电脑写作,8岁时出版12万字的故事集《飞扬的手指》,轰动美国。2008年,她被美国媒体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美国文坛小巨人”。

近日,在接受CNBC的采访时,奇奇向我们介绍了自己总结的3个准备演讲的小技巧,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Everyone has a time when they were filled with confidence, not questioning themselves at all.
I think it's really important to capture that early magical spirit that you have as a kid where you don't quite know your own limitations.
奇奇不仅是'文学天才'
奇奇还是一名女权运动和世界和平的倡议者,她的网站上对自己的描述是'作家、诗人和人道主义者'。
如今,19岁的奇奇已经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名大四学生了。这些年来,她仍是个活跃的演说家,从谷歌到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她做过无数关于教育和读写能力的演讲。
奇奇认为,每个人都有充满自信、毫不怀疑自己的时刻。她特别喜欢回想自己四岁时妈妈带她去公园时的经历。在公园里,她爬上了一块大石头,大声演讲了自己应该当总统的理由。
她说:“重拾孩童时期那不知极限、无所畏惧的志气是非常重要的。许多人,当然也包括神童在内,都丢失了他们儿时的那股自信。也许我们都曾听过太多别人的否定,但你必须拒绝那些质疑并找回你的自信。”
After that, I was very careful to look at the minutiae of where people are coming from.
“当你看着台下的人,只要知道他们是一群教育家,就会觉得自己可以轻易了解他们”,奇奇曾经这么认为,但后来根据实践经验,她发现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她曾为一所资源匮乏学校的教师做演讲,围绕她的一些传统论点,谈到了让学生们写博客并积极参与社区项目。但演讲结束后,这些教师批判她没有顾及他们的真正需求,也不了解他们学生所处的劣势背景。奇奇表示这是正确的指责,这确实是她演讲的缺陷。
现在她意识到每个听众都是不同的——那之后,她会特别注意听众的背景等细节,提前浏览与会者的名单并研究他们工作的学校背景。每当她参加一个大会,都会在演讲前和听众们一个个闲聊,力求更好地了解他们。
Humility for any public speaker is crucial. At the end of the day, it's a really humbling act to put yourself out there.
My speeches aren't limited to one topic necessarily, but always do have young people at the center.
“谦卑对每一个演讲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当一天结束,跳出自己的圈子审视自己是保持谦卑的好办法。”奇奇的谦卑是她演讲的核心。她倡议青年赋权(youth empowerment)、推动社会变革发展(soci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而绝不是急功近利地追求自我表现和自我提升。
她说:“我的演讲绝不仅限于某个必要的主题,但永远以青年人为中心。”现在看来,那个十二岁起就敢想敢言的小女孩从未偏离她梦想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