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儿是霸下:又名贔屭,样子似龟。相传上古时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攻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 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 第七儿是狴犴(Bì'an):又名宪章,样子像虎。
相传它主持正义,而且能明是非,因此它被安在狱门上下、门大堂两则、以及官*员出巡时肃静回避的牌上端,以维护公堂的肃然之气

; 第八儿是负屃(xì): 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似龙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两边的文龙是其遗像

; 么子是螭吻(chī wěn):又名鸱尾,鱼形的龙。
相传是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竭鱼」随佛教传入的。
它是佛经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够灭火。
故此,螭吻由此变化出来,所以它多安在屋脊两头,作消灾灭火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