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后奇点时代的外星智慧文明来说,他们的宜居带与我们这些“肉基”生命是不同的。先进的外星智慧文明可能对探索适宜生物生存的宜居带没有兴趣。这就意味着我们找错了地方。有趣的是,Stephen Wolfram 有一次说过,不产生热量的计算方法也许有一天会成为可能,因此他觉得这个解释说不通。
9. 定向泛种论

也许我们还没有与外星智慧文明接触的原因是,我们就是外星人。至少,他们是我们的祖先。根据这个最初由 Francis Crick 提出的理论,外星人会在其他行星上触发生命(就像在能够繁殖的行星上散布孢子),然后就离开了。也许他们最终还会回来。
这个观点在许多科幻作品中被广泛提及。在《星际迷航:下一代》第六季“追逐者”中,由 Salome Jens 饰演的人形生物曾说它的种族要负责阿尔法象限中的所有生命。Ridley Scott 的《普罗米修斯》也描绘了外星人如何在原始地球上散布生命的种子。即便是 C.克拉克的《2001》中也有这个观点,在巨石的促进下,开始了物种进化的飞跃。
10. 阶段过渡说

这个假说与“稀有地球说”相似,但它认为,宇宙还在不断地演化,不断地变化,而能够维持高级智慧生命的环境只到最近才出现。这是宇宙学家 James Annis 提出的所谓宇宙阶段过渡模型——他觉得这是天体物理学对“大静默”作出的解释。
根据 Annis 的观点,有一种机制可以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也就是伽玛暴——这种超级大灾难能对大片银河系进行逐一消毒。
“对那些遍布银河系的陆基生命来说它们是致命的,”他写道,“除非伽玛暴产生的频率低于智慧进化所需的时间尺度,否则永远是一种能够阻止智慧产生的机制。”换句话说,伽玛暴发生的频率太高,智慧生命在发展到有能力进行星际旅行前,会被不断地抹去。展望未来,伽玛暴发生的频率正在呈下降态势,因此情况正在改观。“银河系当前正在从缺乏智慧生命的阶段迈向充满智慧生命的阶段,”Annis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