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长孙皇后缘何力阻兄长身居高位
“大者夷灭,小者放流”便是大多外戚家族下场。长孙皇后深知《易经》中“谦则吉,盈则凶”的道理,也深知西汉吕氏、霍氏家族的可悲下场。由于吕后分封诸吕为王,违反了刘邦生前规定的“非刘氏为王,天下共击之”的禁令,诸吕擅权引起了刘氏宗室和重臣元老的不满。所以当吕后一死,在周勃、陈平的策划和率领下,控制南、北军,把吕氏一族一网打尽。霍氏家族在霍光死后势力日衰,阴谋发动兵变,废掉宣帝。结果阴谋被揭发,霍氏家族有的畏罪自杀,有的被捕腰斩,有的斩首弃市,霍后被废黜幽禁,因霍氏一案牵连而被诛灭的有几十家。所以,长孙皇后认为自己的家族身居高位,很容易遇到危险,想要长久无忧,就不能让他们担任要职。
历史是无情的,长孙皇后的遗言不幸而言中。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重弥留之际,下遗诏令长孙无忌与褚遂良二人辅政,在唐高宗李治即位以后,进拜太尉兼领尚书及门下二省政事。永徽六年,唐高宗欲立武则天为皇后,遭到长孙无忌的坚决反对。同年九月,唐高宗在武则天的唆使下将反对此事的褚遂良贬为地方都督。显庆四年,武则天指使许敬宗诬告长孙无忌图谋反叛,唐高宗将长孙无忌削去官爵,流放黔州,其子长孙冲被流放岭南。同年七月,长孙无忌在流所自杀身亡。应该说,长孙无忌是皇室争斗的牺牲品,历史上的长孙无忌没有一般国戚所易沾染的劣迹恶行,且“善避嫌疑。机智灵敏”,但终究也没有逃出外戚可悲下场的宿命。
中国历史上,史家对长孙皇后的评价是很高的:“贤哉长孙,母仪何伟”,“文徳长孙后之贤,其行事皆可为后世法”。长孙皇后有见地,知大体,她对于家族的看法再联系日后之事,足见她非凡的远见和智慧。她对“外戚”问题的见解,看似朴素简单,但其中所含的真知灼识,是值得后人思考的。
以上就是关于长孙皇后缘何力阻兄长身居高位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