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长孙皇后缘何力阻兄长身居高位
那么,长孙皇后缘何力阻兄长担任朝廷重要职位呢?这就要讲到“外戚”势力问题了。
外戚,亦称“外家”、“戚畹”,指帝王的母族、妻族。秦统一中国后,皇位继承制度是其中最重要的制度之一。秦虽历二世而亡,但皇位继承制度却保留下来,到东汉时已日臻完善。这种皇位继承制度,使储君的范围集中在当今皇帝的子嗣当中,选择余地较小,一旦皇帝早逝,出现幼帝即位的概率就极大。于是,从汉朝开始确立了皇后嫡正地位,在皇帝年幼、懦弱、昏庸或皇嗣中断时,皇太后可以监护人的身份监督、选立嗣位人,以至临朝称制。太后临朝称制,其权力与皇帝相等。东汉就是“外戚”现象最典型的代表,幼帝即位、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成为东汉王朝的三个焦点,这也成为了历代封建王朝着手解决的重点。
据《旧唐书》记载,长孙皇后病重与唐太宗诀别时的讲的那番话中,还讲到对外戚之事要以前代为鉴:“汉之吕、霍可为切骨之诫”。长孙皇后这里讲的“吕”即为西汉吕氏家族,吕后统治期间,重用诸吕为重臣,她先后封兄之子孙各为吕王、梁王、赵王、燕王,并封诸吕六人为侯掌握京师及宫殿治安。她还喜欢搞裙带关系来巩固她和诸吕的地位,将嫡亲女儿的女儿同嫡亲儿子惠帝成亲,也就是外甥与娘舅结婚。长孙皇后讲的“霍”即为西汉霍氏家族,霍氏家族至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任期间,权势日显,地位益尊。他的儿子、侄孙、女婿、堂侄、外孙及远亲近戚一个个靠霍光关系在朝廷中担任要职,结成党羽,盘踞朝廷,根深蒂固。霍氏家族依仗势力,大肆营造住宅,挥霍无度,横行霸道,飞扬跋扈。
当然,除了不主张“裙带风”之外,长孙皇后忧虑更深的还有外戚家族的可悲结局。在皇权加强的背景下,由于同姓宗室贵族拥有皇位继承权而不被皇帝信任,所以皇族派与外戚派始终存在利益冲突问题,因此大多外戚家族结局不幸。班固在《汉书·外戚传》评曰:“夫女宠之兴,由至微而体尊,穷富贵而不以功,此固道家所畏,祸福之宗也。序自汉兴,终于孝平,外戚后庭色宠著闻二十有余人。然其保位全家者,唯文、景、武帝太后及邛成后四人而已。至如史良娣、王悼后、许恭哀后身皆夭折不辜,而家依托旧恩,不敢纵恣,是以能全。其余大者夷灭,小者放流,呜呼!鉴兹行事,变亦备矣。”
以上就是关于长孙皇后缘何力阻兄长身居高位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