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国终结者 儒将杜预
杜预也响应起来。但驻守扬州的安东将军王浑等朝廷重臣大加阻扰,晋武帝同意推迟计划,急得杜预又再次上书,掰开了揉碎了分析,就差立下军令状,眼看晋武帝没有回复,杜预又在十几天后,再次上书,苦口婆心,幸好此时尚书张华加了一把柴火,终于让晋武帝下定了决心伐吴。
经济保障有了,上峰任命也有了,军心也有了。公元280年十一月,晋国发兵二十万,水陆六路攻吴。杜预担任西线指挥,负责监督王浚的水师,取江陵,占荆州。
江陵是荆州的治所所在,东吴经营多年,城防坚固,易守难攻。杜预下令围而不攻,阻断长江,断退路断增援。专等王浚水师来攻。杜预派参军樊显等去接应,十几天,轻易就把上游沿江的城池给夺了下来,掌控了整个战局。
攻乐乡,虚张声势,搞了个三国版的四面楚歌,让他们误以为晋军主力已来,一万士兵百姓投降。等到益州水师前来,都督孙歆应战,被打得大败之后仓促回城,事不宜迟,晋军人马扮作吴军趁乱进城,斩首行动开始,乐乡就这样被拿下。后世所传的“以计代战一当万”就是如此。
乐乡被拿下,周围网点也被攻破,江陵成孤城,杜预识破伍延的诈降,攻进城池。
江陵被拿下后,整个荆州就全收下来。杜预安官心,收民心,充实江北人口,施政理民,很快荆州就安定下来了。
之后,杜预在武昌会集各路晋军,商讨下一步事宜。有人提出不用趁势灭敌,等到第二天冬天再攻不迟。杜预认为,当年乐毅一战强齐,今兵威势如破竹,还等什么呢?朝廷内部出现了各种声音,幸好晋武帝也站在主战派这一方,不久,王浚水军攻至建业,大败吴军,孙皓投降,吴国灭亡,至此,金陵王气黯然收,也应证了杜预的设想。
以上就是关于三国终结者 儒将杜预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