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变的主谋不是别人,正是隋炀帝宠臣宇文述的两个儿子宇文智及、宇文化及和禁卫军首领司马德戡。为赢得禁卫军的支持,他们几个人先散布谣言,称隋炀帝正酿造毒酒,以杀光那些企图叛乱的亲兵而重用南方兵士,以绝北返之望。禁卫军听后大为惊骇,之后互相转告,决心豁出去造反。政变当日,禁卫军内引外联,隋炀帝未经抵抗即沦为阶下之囚。
被抓后,隋炀帝苦着脸问:“我有何罪,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叛将马文举听后厉声训斥道:“陛下违弃宗庙,四处巡游不息,对外频加征讨,在内奢侈荒淫,万千丁壮死于刀刃,老弱妇女填于沟壑,四方百姓无以为生,盗贼蜂起,还重用那些逢迎拍马之徒,文过饰非,忠以谏死,还敢说自己无罪吗?”
隋炀帝被驳得哑口无言,只好叹气说:“是,我对不起天下百姓,但你们这些人跟着我享尽荣华富贵,有什么资格来教训我呢?试问今日之事,以谁为首?”司马德戡哼了一声,应声道:“陛下多行不义,普天同怨,反对你的何止一人?如今天下大乱,陛下欲归无路,臣等亦求生无门。唯愿借陛下之首以谢天下。”
紧张的气氛之下,隋炀帝的小儿子、十三岁的赵王杨杲被吓得号啕大哭,叛兵嫌恶之余,将之一刀砍死,鲜血溅了隋炀帝一身。此情此景,隋炀帝自知难免一死,只得对叛将们说:“天子自有死法,不得加以锋刃,取毒酒来吧!”众将不许。隋炀帝无奈,只好解下佩戴的白色丝巾交给叛兵,将自己绞死了事。不过,不愿做隋炀帝殉葬品的宇文化及等人也没有好下场,其部在北返山东时被河北义军窦建德击溃,宇文化及及两子均被斩首。
数葬其身,萧条以终
据历史记载,隋炀帝被杀后,“萧后与宫人撤漆床板为小棺,殡於西院流珠堂内”。之后,萧后带幼孙及皇室诸女随宇文化及部北上,不久又被窦建德俘获。不知什么原因,窦建德并未将其杀死,而是由义成公主迎至东突厥。贞观四年(630年),东突厥被唐军所灭,萧后等回归长安,得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