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明朝有太监学校 学生香饽饽
去学校任教当天,有四十名学生代表在承天门恭候。接到老师后,走到端门设饭局,学生干部和学校主管会恭恭敬敬送上一些红纸帖子,总计九封,上面要写“某某顿首拜”。
所谓的学生干部,就是选出来的学长,所谓学校主管,就是本监提督。一路上,都是学生们分批分站恭候迎接,“有前导者,有后随者,有从旁邀入詹事朝房少憩设饭者。”
想必老师在前呼后拥当中,应该很有成就感。
严嵩老师是在1517年的十一月二十一日去任教的,他回忆说,全体学生都要向他行四个拜礼,严老师是站着受礼的,不用回礼。
不过,太监学堂对老师客气,对学生就没那么好了,有很多野蛮的体罚制度。据《蕉轩随录》记载,学生一旦背书不过关,或者书写实在不堪入目,或者污损书籍,还有其他犯规犯过者,翰林出身的老师当然不便亲自处罚,于是交给本监提督去修理。
怎么修理呢?也有记载,按照情节和性质的轻重,处罚措施如下:
最轻的由学长用铁尺打手;稍重一点的在孔夫子的画像前罚跪;再重的一点那技术操作难度就大一点了,站在圣人画像前,直立,上身向下贴着两腿,用两手扳着两个脚板,双腿不能弯曲,大概相当于体育课里面的站立压腿吧。但我们体育课里是动态压腿,上身可以动,而在内书堂,被体罚的学生必须保持这个姿势一动不动。
要保持多长的时间呢?学长客气一点,跟你关系好一点,就罚半炷香的时间,如果严格一点,就罚一炷香的时间。设身处地想一想,脑袋长时间向下,而且总是拉扯着韧带不动,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
以上就是关于明朝有太监学校 学生香饽饽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