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苏东坡收入可观为什么不买房
有道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苏洵借二哥的钱不能不还,而光凭苏洵微薄的薪水是永远也还不了债的。在开封买房七年后,苏洵病逝,还债的重任也就落到了苏东坡和苏辙头上。
苏东坡和苏辙要比乃父争气得多,宋仁宗嘉祐元年,他们两个跟苏洵一起参加进士考试,苏洵再次落第,而苏东坡和苏辙都顺利考上了进士,当时苏东坡才二十岁,而苏辙才十七岁。
按照北宋的选官制度,考中进士并不代表可以做官,进士只是一个学位,要想进入官场,还必须通过朝廷举办的公务员考试(制科考试)。宋仁宗嘉祐五年,苏东坡兄弟一起参加公务员考试并一起通过,然后在嘉祐六年又通过了另一场公务员考试,此后苏辙留到京城,苏东坡正式迈上仕途——去陕西凤翔做签书判官,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那时候,苏东坡才二十五岁。
二十五岁的苏东坡每月薪水20贯,是父亲的好几倍,此外还有400亩的职田。所谓职田,就是朝廷为了让地方官衣食无忧,专门划拨给他们的耕地。把400亩职田出租给佃户,每年收租大约在800贯左右。把薪水和职田加起来,苏东坡的年收入已经超过了1000贯,这个收入水平在北宋是很高的,意味着他存上8年积蓄,就能在京城买一所花园住宅。
但是苏东坡没有买房,他和他的妻子王弗、儿子苏迈借住在凤翔府学,直到三年以后调离凤翔。苏东坡为什么不买房?因为他把自己的收入都用来替父亲还债了。
宋仁宗熙宁四年,苏东坡被调到杭州任通判,月薪涨到了30贯,职田增加到700亩,年收入大约在1800贯左右,稍微攒上几年钱,买房是不成问题的。可是苏东坡仍然没有买房,不是不想买,是钱不够。年收入那么高,为什么钱不够?因为他的开销太大。他去杭州赴任的时候,跟着他一起去杭州的可不光是他的妻子和儿子,还有他小时候的奶妈任采莲,以及他的侄媳妇和两个侄孙。苏东坡是个很看重亲情的人,奶妈哺育过他,所以他要把奶妈带到任上去享福。侄媳妇和两个侄孙则是因为没有生活来源,族里没人管,苏东坡独力把他们养起来。事实上,苏东坡后来得知某个堂姐死了丈夫以后,还慨然承担了供养堂姐及其子女的重任,直到堂姐的女儿出嫁,都是他出钱做的嫁妆。
以上就是关于苏东坡收入可观为什么不买房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