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宋代百姓诅咒贪官污吏的民谣段子
靖康初年(1126年),金国屡屡举兵南下,宋军常吃败仗,每当此时,皇帝便纷纷下诏,征求应变之策,做出广开言路的开放姿态。而一旦金兵稍退,皇帝便又莺歌燕舞,纸醉金迷,听不进任何意见了。《宣和遗事》记载说:“城门闭,言路开。城门开,言路闭。”城门闭喻战事紧,城门开喻战事缓,讽刺了统治者的急功近利和苍黄反复。
还有些民谣甚至操心皇帝家事。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孝宗让位于儿子宋光宗,自己当上了太上皇,希望过几年舒心日子。然而,宋光宗坐上皇位后却一反常态,对深居重华宫的孝宗不但没有正常的礼节,甚至一年多时间,不去探望孝宗。作为天下表率的皇帝,竟然在一惯标榜以孝治国的国度里,不忠不孝,结果道路流布,家丑外扬,因此,民谣说:“汝亦不来我家,我亦不来汝家。”
不过,民谣更多的是指向社会不公和正义缺失。帝制时代,作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既无地位,收入也微薄,万一遇上灾年,常常农田绝收,饿殍遍野。但即便如此,统治者却依然觥筹交错,过着花天酒地的奢糜生活。《水浒传》中的北宋民谣:“赤日炎炎似火烧,禾田垅亩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反映了百姓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极度愤慨。
民谣是草根百姓关注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大事的一种直抒己见的表达,是对社会阴暗面的揭露和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控诉。然而,对于帝制时代平凡如草芥的百姓来说,统治阶层的盘剥和压迫,决不会因为几首民谣而稍有改变的,百姓的控诉,显得苍白而又无力。
以上就是关于宋代百姓诅咒贪官污吏的民谣段子 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