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张丽华是导致亡国的红颜祸水吗
祯明二年(公元588年)冬,十月,雄心勃勃准备统一华夏的隋主杨坚,历数了陈叔宝祸害江南的二十大罪状,以救民于水火为借口,发敕书传檄江南,顺应天命,为民伐罪,讨陈救民。并命晋王杨广为行军元帅,左仆射高熲为元帅府长史,右仆射王韶为司马,发六路大军共五十一万兵马伐陈。当隋军浩浩荡荡顺江而下时,陈叔宝却以为长江天堑能阻隋兵,不为深备,每日仍与众狎客、嫔妃们纵酒作乐,赋诗不辍。隋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攻到陈朝都城建康(今南京)城外,此时建康城内尚有甲士十余万人,可怜陈叔宝性素怯懦,不能深入军队,只会昼夜啼哭。骠骑大将军萧摩诃请战,又不许。拖了数日,再遣众军出战,已为时晚矣!
祯明三年(公元589年)春,正月,隋军攻入建康城。隋将韩擒虎从皇宫后堂景阳殿的水井中,将藏于井下与陈后主绑在一起的张贵妃、孔贵嫔一同吊起,陈后主便以这种史上最窝囊的方式,成了隋军的俘虏。自此,纷扰华夏三百年的乱局也就此结束了。
晋王杨广早闻张丽华的美貌,火速派晋王府记室高德弘(高熲之子),告知先入城的高熲,务必留下张丽华。“熲曰:‘昔太公(灭商的姜子牙)蒙面以斩妲己,今岂可留丽华。’乃斩于青溪,德弘还报,广(杨广)变色曰:‘昔人云,无德不报,我必有以报高公矣!’由是恨熲。”【见《资治通鉴》】张丽华之死,便成为最常见的,把亡国的责任推卸到本是依附于君王的弱女子身上的典型模式。又岂知,若无陈后主,焉有张贵妃,若无奢侈淫逸,焉有《玉树后庭花》?不过,从此以后,张丽华便成为世人皆知的“红颜祸水”的典型,而《玉树后庭花》也便成了亡国之曲的典型。
以上就是关于张丽华是导致亡国的红颜祸水吗 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