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汉奎说:“地球现在处于温暖的小间冰期,可以说是气候最好的时候,动植物本应该是空前的繁荣。”
事实却并非如此。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由于人类活动,物种灭绝速度是6000万年前的1000倍。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今年的《科学》杂志上。美国布朗大学博士研究员朱里安·德·沃斯认为:当人类破坏环境和生态获得经济效益时,会加速一些物种灭绝。
最新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报告也称:全世界70%的植物、35%的无脊椎动物、37%的淡水鱼类、30%的两栖动物、28%的爬行动物、22%已知的哺乳动物和12%的鸟类正在遭受灭绝的威胁。
由此,“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说法甚嚣尘上。这种观点认为,就目前生物灭绝的速度、规模和范围来看,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已经发生,而且“灭绝”的规模也是空前的。
问题很严重,结论应慎重
也有学者指出,尽管当前生态问题很严重,但对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这个概念,科学界仍然饱有争议。一个重要的分歧就是从时间尺度上,现今与远古相差极大。
另外,国外一项研究发现,曾被认为在过去几个世纪灭绝的所有哺乳类动物中,有近三分之一其实并未灭绝。一些在人们视线里消失了80年,被认为野外种群已经灭绝的动物,在过去4年又突然被发现。
害羞的霍加狓类似于斑马和长颈鹿的杂交产物,1901年首次有人在刚果看到它。后来这种动物越来越罕见。从1959年开始,野外雷达追踪器失去了它的线索,因此人们担心它可能已经灭绝。然而,5年前研究人员在野外又发现它的足迹。
其它“死而复生”的哺乳动物包括像老鼠的古巴沟齿鼩、圣诞岛鼩鼱、所罗门群岛的瓦尼科罗狐蝠、澳大利亚中部岩鼠和印尼的塔劳利齿狐蝠……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戴安娜·费希尔博士汇编了一份由科学家宣布的自16世纪以来灭绝的所有哺乳动物名单。
费希尔在《皇家学会学报B辑:生物科学》里写道:“我们确定的自16世纪以来走向灭绝的哺乳动物有187种。然而有67种曾经从人们眼前消失的动物,又重新露面。有超过三分之一曾被归类为灭绝、可能灭绝或被认为已经灭绝的哺乳动物,现在有人又在野外发现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