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林奇认为,未来,将根据这些新发现的知识,形成一套全新的控制冲动的技能和技术,以帮助人们设法控制不理智的消费模式,防止滥花钱。
“改造”士兵 提升行动绩效
在现代人类战争历史上,神经攻击作为实际破坏人们神经的正常生物学作用的手段,其存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尽管神经武器遭到广泛声讨。
如今,神经科技在军事领域又将目标锁定在了“改造”士兵的方向。在战场上,人被认为是整个防卫体系中最弱的一环,因此,维持并增强其行动绩效就成为了迫切需求。
扎克·林奇在《第四次革命——看神经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未来》一书中透露,在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规划局开展的研究项目中,多数都有生物学家参与,他们的工作是找到使美国军人更敏捷、更强壮,尤其重要的是使他们更不容易疲劳、更能适应艰难环境、更能忍受战争的手段。
例如,他们希望能够找到某些途径,可以事先发现天生就比较能适应极端条件的人选。
同时,希望找到一系列能衡量体能水平和功能发挥状态的生物学指标,据以评定认知本领的高低和承受压力的强弱。|
神经肽—Y就可能成为这样一种生物学指标物质。高量神经肽—Y是与坚韧持久和反应灵活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在涉及情绪和心理这两个方面的表现时,具有这两个优点的武士,会在压力下有较正常的表现,也不太容易出现创伤后精神障碍的症状。
此外,还可借助两种能够提高警觉感的药物——右旋苯丙胺硫酸盐和莫达菲尼。莫达菲尼曾在伊拉战争期间被美军服用。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规划局还关注一项从卫星上以不致受察觉的水平接收人脑的脑电波并进行计算机分析的项目。目的是使情报分析人员用以掌握敌对阵营中是否有了新的敌对念头并锁定位置,以供本阵营的决策人物判断自己的军事力量是否处于必需的戒备状态。
霍尼韦尔图像信息鉴别系统则是当情报分析员在快速浏览图像单位时,如果发现值得注意的现象,大脑自然会产生较强的电波,从而被置于他们头皮处的传感器检测到。有了这种设备,分析员便不用停止浏览,不用回过头去研究,不用组织字句,不用呈交报告,甚至都不会意识到自己下意识注意到的情况,但是他们的大脑会通知所谓的“脑机接口”直接知会电子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