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冲动 防止人们滥花钱
1957年,一位叫詹姆斯·维卡里的广告商声称,他已经成功地掌握了一种暗示技巧,他在电影《野餐会》的播放期间,每隔五秒钟插播一次一闪即逝的信息,如“请喝可口可乐”和“有胃口吗?请吃爆米花”等,持续时间仅为三百分之一秒,据他说,这一做法让人们去影院前厅购买爆米花和其他零食的人明显地多了出来。
而从1958年开始,澳大利亚和英国禁止使用潜意识广告,美国的全美广播事业者联盟也通过决议,禁止在电视网络使用这一手段。
随着神经科技的发展,如今的企业家们热切希望得到大脑成像技术的帮助,以将公众的选择引导向他们的意愿所在。目前,已经涌现出不少从事神经营销业务的公司,利用神经科学寻找能够有效影响消费者大脑的知识,以期了解人们挑选特定商品的方式和理由。
“神经营销学”一词是由荷兰鹿特丹大学的神经经济学中心主任阿勒·斯米特茨在2002年创造的。购物是一种决策行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作这种决定。不过,科学家关心的并不是如何刺激消费,而是了解决策的机理,以帮助人们作更明智的决定。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博士后布赖恩·克努森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扫描结果表明,当商品第一次出现时,位于中脑的一个区域便出现了活动迹象,当价格得到显示后,与权衡决策有关的大脑区域便表现出反应。与此同时,大脑另外一个区域也活跃起来,它的功能似乎是接受比较各种负面刺激,当消费者选择是否购买的时候,该区域异常活跃。
简单说,通过研究大脑参与反应的区域,研究人员就能够预测参与者每次是否决定购买。克努森希望通过了解大脑与购买相关的受激情况,可以找到更有效的途径,防止买了以后再生悔意。
事实上,神经科学可以精确地告诉人们大脑哪些区域能够在财政决策方面造成这样那样的局面,使人们了解冲动购物是由相对原始的大脑区域支配的,而正是这个区域,表现得相对张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