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和连环漫画不同,我们无法同时分析哈勃望远镜所接受光线的所有颜色或波长。研究人员只能用滤波片将大部分光线过滤掉,每次只分析某种具有科学研究意义的波长。就这张“创生之柱”照片而言,研究人员感兴趣的是由特定处于激发态的氧、氢、硫原子释放的光线。

通常来说,这种方法会生成一张黑白照片,此外只能分别呈现出氧原子释放的波长502纳米的光线、氢原子释放的657纳米光线、或者硫原子释放的673纳米的光线,分别表现为绿光和两种难以辨别的红光。如果一张照片仅由黑白红或黑白绿三色构成,显然难以吸引公众的兴趣。因此,研究人员将三张图片结合在一起,将氧原子释放的光线呈现为蓝色、氢原子呈现为绿色、硫原子为红色。
有些人可能感觉受骗了。但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天文学家凯特·惠特克(Kate Whitaker)表示,虽然你可以用大型望远镜在没有月光的夜晚观察到“创生之柱”,但“由于地球大气的遮挡,你用自家后院的望远镜永远观察不到这样的情景,看不到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图片中的众多细节”。并且斯科文指出,研究人员从未声称这就是“永恒之柱”真正的外观。相反,这些是哈勃望远镜实际收集的、以更具科学意义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数据。

在此之后,科学家一直在观察鹰状星云,并在哈勃太空望远镜25周年纪念日时,用更先进的仪器重新摄制了鹰状星云图像,甚至尝试过绘制它的三维图像。可见光几乎无法穿透星云的尘埃,但如果仅用红外光观测,便能一瞥“创生之柱”的内部结构。凭借这一方法,科学家还发现了鹰状星云中形成的大量恒星。还有研究人员借助NASA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绘制了该星云发射的X射线分布图,其中呈现出了在“创生之柱”最大的一根柱体顶端新形成的恒星释放的光线。
有些人担心,“创生之柱”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因为用红外光拍摄的照片显示,一次超新星爆发正在向其逼近。也许人们曾在一千年前在夜空中看见过这颗超新星,但假如“创生之柱”已被它摧毁,其毁灭时发出的光线至今尚未传到地球上。不过,近期收集的数据似乎显示,“创生之柱已被摧毁”之说并不成立。
无论如何,这将照片必将在天文学的历史上留下难以磨灭的一笔。斯科文表示:“今后,它仍将是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最受欢迎的照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