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根据现有的宇宙学理论,宇宙可能无法形成足够大的空洞。“问题在于这种效应所需的空洞是不存在的,” 韦尔瓦说道。
如果不是一个空洞,那又是什么呢?韦尔瓦表示,冷点或许源自宇宙纹理——宇宙的一种缺陷,类似冰块的裂缝或斑点。随着早期宇宙进化,它经历了一个相转化的过程,类似于水从液态凝结成固态冰的过程。在冰块中,你会发现由于水分子没有排列好导致的裂缝。在宇宙中也存在类似的纹理。2007年,韦尔瓦参与的研究发现,如果宇宙纹理存在,它可以通过ISW效应产生冷点。
然而,宇宙纹理依然只是理论概念,没有人发现任何证据显示它们真的存在。 “纹理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但我们还没有线索来证明它们是否真的存在。”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天文学家瑞恩•范•德•韦伊格尔特(Rien van de Weijgaert )这样说道。
“到目前为止,它是最可信的选项之一,你感到疑惑的可能是产生的效应大小,但它本身并非不可信。”他说道。韦尔瓦表示,空洞假说确实很有趣,但需要首先解决温度差异问题。
更多的数据将会为天文学家提供帮助。例如,更多的观测将使天文学家可以获得有关超空洞大小和特性的更准确数据。他们也可能在超空洞前方发现一个更小空洞,这将帮助冷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或许,冷点之所以如此寒冷是因为超空洞刚好位于一个微波背景辐射温度本来就较低的区域。
即使目前还无法获得更多的数据,我们也不必苦恼。英国达勒姆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卡罗斯‧弗热克(Carlos Frenk)说道:“目前由于不确定性太大,我们不应该为此寝夜难眠。”他的直觉是有了更多的数据和分析超空洞将最终成为正确的答案。
如果真是如此,那冷点将代表对超空洞这个物体通过ISW效应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上留下的印记的首次测量。这非常重要,部分是因为超空洞太巨大了。超空洞的重要性可能还体现在另一方面,斯扎普迪说道:“我们有了研究暗能量的另一种方式,而暗能量是宇宙中最怪异的东西。”
ISW效应的产生源于宇宙膨胀的速度越来越快,而推动宇宙膨胀的神秘力量正是暗能量。通过测量超空洞的ISW效应,天文学家可以探测暗能量的影响,并更好地理解暗能量的本质。
不过,就目前而言,冷点神秘之谜仍无人揭晓。“我们并不知道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弗热克说,“我想没有任何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