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一句话来说,他们的观点就是:近距离飞过行星体的彗星是有可能将有机物和分子播撒到行星上的。
维克拉玛辛格教授和他的同事弥尔顿·温莱特(Milton Wainwright)博士指出,在2013年的英仙座流星雨期间,一个高空气球在地球上空大约26公里的平流层高度上采集到明显是某种微型有机体残骸的细小颗粒。
而最近,他们又在这份样品中发现了一种微小的奇特钛金属球,其直径与人的头发丝相当,并且外部被一层有机黏性物所包裹。另外,维克拉玛辛格教授的研究组还对陨石样品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含有某些奇特的结构,可能是某种微型生物体的化石。
但除此之外,胚种论在主流科学界也正在得到一些新证据的支持。仅仅在数十年前,科学家们还认为外星生命的想法不切实际。但现在,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相信在地球之外发现生命存在的线索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
美国宇航局目前正致力于在火星上搜寻生命迹象,而欧洲空间局则将目光锁定在了月球上。后者正构思一项新计划,在月球表面进行钻探,搜寻可能可以帮助了解地球上生命起源的线索。
而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也已经开展相关实验,他们计划将“模拟陨石”射入太空,然后让它再次冲入地球大气层。结果发现DNA以及一些细菌孢子能够经受住陨石在冲入地球大气层期间的剧烈摩擦和高热。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计划将“模拟陨石”射入太空
此前对于胚种论的一项主要质疑就在于人们认为生命物质将难以在陨石通过行星大气层期间幸存下来,而这一实验结果则驳斥了这种观点。就在上个月,一些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包括史蒂芬·霍金教授以及英国皇家天文学家马丁·里斯(Martin Rees)一同表达了对一项耗资1亿美元的地外生命搜寻计划的支持。
2013年的英仙座流星雨。当时科学家们使用高空气球在地球上空大约26公里的平流层高度上采集了大气颗粒样品,其中某些细小颗粒似乎是某种微型有机体残骸。
综合这些线索的考证,人们突然发现:靠!搞了半天说不准我们地球生命全都是外星那旮沓来的!我们人类也就是外星人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