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命的突然出现似乎显得有些突兀
欧洲空间局的罗塞塔探测器在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表面发现了有机物成分,甚至有科学家提出了这颗彗星表面是否可能存在微型生物的疑问。一些研究人员相信,类似这样的彗星可以携带着生命物质自由穿越于不同行星系之间,并最终将生命的“种子”带到了地球上。
钱德拉·维克拉玛辛格(Chandra Wickramasinghe)是英国白金汉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也是胚种论观点的长期支持者。他相信地球与邻近的其他恒星系统中的行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有机物质甚至是生命物质的交换。
维克拉玛辛格教授近期参与发表了几篇论文,探讨的对象是在陨石中发现的疑似有机体化石以及在地球高空大气中发现的,据他认为是飞过地球附近的彗星所释放出来的微小的类似藻类的有机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维克拉玛辛格教授表示:“这在过去纯粹是猜想,仅仅是一种理论。但现在,我们有了支持它的证据。这个过程非常缓慢,却正在真实发生。”
地球上的生命大约“开始”于38亿年前,但它们可能并非“起源”于地球上。正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一种被称为“胚种论”的观点,即认为生命可能起源于太空中的其他地方,随后被经由陨石或彗星物质散播的方式,在地球早期阶段抵达了我们的星球上。
在今年早些时候发表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维克拉玛辛格教授与同事们阐述了他们对于生命如何抵达地球的一些观点。
他们写道:“近期的研究已经在我们银河系内的一小片区域内发现了超过900颗系外行星。基于这些结果,理论上可以推算出仅仅在银河系中,就可能存在着大约1400亿 个宜居的行星系统,其中大部分存在于较为暗弱的红矮星周围。
如果这一估算正确,那就意味着距离地球最近的宜居行星世界可能就存在于几光年之外。这种相对很 近的行星际距离很容易就能经由行星上逃逸出去的尘埃,碎屑,以及陨石或彗星的方式联系起来。
超出行星系(如我们太阳系)逃逸速度的物体,理论上认为其运行轨迹相对邻近恒星将是一条双曲线轨道,因此一般来说直接捕获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彗星等天体释放出来的微小颗粒减低速度并落入行星大气
然而,由飞过行星附近的彗星等天体释放出来的微小颗粒,如尘埃,细菌等,尽管同样拥有双曲线轨道,但由于质量极小,却很容易由于空间摩擦作用而减低速度并落入行星大气,从而将生命的种子播撒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