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不是地球上最大、最快或最敏捷的动物,但人类是最聪慧的,我们的大脑置我们于生命的顶部,但是,依然有很多改进的余地。我们总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因为从生命之初到人类经过了40亿年的进化。要是去问恐龙同样的问题:“你是否会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呢?”它们会说,“没错!”——如果它们能开口说话的话,它们会认为这就是进化的终点。我们同样也错了。
那么,进化下一步会将我们带往何处呢?哪里有可能已经出现了外星文明了呢?赛斯认为我们需要看一下电脑来寻求答案。从上世纪70年代起,软盘是铁定的标准,这个速度在处理指令的电脑上,已经提高了10万多倍。如今,花上1000美元,你能够买到的电脑,其思维能力,至少是一只蜥蜴的计算能力了。但是到了2020年或2025年,1000美元能卖给你的笔记本,将会与人脑有相同的计算能力。人工大脑的智商,正在历史性的转眼间从0到200,在一个可能领先我们500年的文明中,如果沿着类似的轨迹,会发展成什么样呢?我们恪守达尔文的进化论,机器却不会。这意味着如果你要开发思维机器,它将会自我提升得非常非常快。
1948年,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料定机器会非常聪慧,它能够复制自我,每个副本都可以对原先的设计进行改进,就好比大自然在不断改进其设计。但是这种机器的进化将会发生得比生物进化快许多。在比我们这里发达的星球上,机器是否可能会是最智慧的生命形式,甚至是占据统治地位的生命形式?我们首次接触的会不会是超级智能机器间的竞赛呢?
你只能听到至少聪慧如我们的物种的声音,那么,它们在50到100年里有可能处于我们相同的发展水平吗?相当渺茫,它们有可能在上万、数百万甚至更多年领先于我们。在一些遥远的行星上,生命之书可能已不再包括任何生命形式了。如果机械生命已足够强大,那么就已不再限制它能够变得有多大和多复杂了。或许它们已自我改组了,以至于它们能够在许多物种成员中,分享思想负担了。好比是计算机的分部处理——外星人为什么要满足于局限在刚好能够装进它们头脑的那种智能呢?
外星进化,可以产生出充满生机的机器星球,脉动着数十亿个外星人头脑所组合起来的智慧,如果如此发达的生命存在,那我们怎么会认出它呢?外星人会当朋友欢迎我们吗?还是视我们为威胁呢?抑或视地球为征服之地呢?显然我们已经进入了探索与发现的新纪元。
外星人究竟是何模样?我们想象力的极限在哪里?外星人的真正面目可能会无视我们的科学猜测,但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即使我们所得到的所有细节都是错误的,我们关于外星生命的永恒好奇、我们对它们的持久恐惧,全都出自同一个源头:寻求了解我们在宇宙的生命大家族里所处的位置——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知道人类的命运。
外星人到底长什么样?其实外星人不只一种!

美国官方科学家于2008年,在第一次国际星际政治揭秘工程发表会上正式宣布,到1989年为止,美国官方正式记录在册并分类的就有57种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