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策的死,是一场意外。首先是他在外出狩猎时被许贡的门客暗算,身受重伤。孙策养伤期间,目睹东吴官吏、百姓对“寓居东方,往来吴会,普施符水,救人万病,无有不验。当世呼为神仙”(第二十九回)顶礼膜拜,认为于吉“煽惑人心”,是“妖人”、“狂道”,将其斩首示众。最终“金疮迸裂”,“瞑目而逝”,年仅二十六岁。毛宗岗在该回总评中提到:“孙策不信于神仙,是孙策英雄处。英明如汉武,犹且惑神仙、好方士,而孙策不然,此其识见诚有大过人者。其死也,亦运数当绝、适逢其会耳,非于吉之能杀之也。世人不察,以为孙策死于于吉 。”
写到这里,我不禁有个疑问。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孙策杀于吉之后,于吉数次“显灵”向孙策索命,使得孙策病情加重,最终病逝。其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突出于吉这位“神仙”的法力,并以此说明神灵不可亵渎?还是为了证明孙策孙策的年轻气盛,为其死后孙权的继位做铺垫呢?抑或如有人所说的“孙策与于吉的较量,是英雄与命运之间的较量”呢?不过,不管是出于任何目的,孙策这位少年英雄的形象并没有因为于吉的故事而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