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寅,太后立皇女为帝,……乙卯,钊即位”(《资治通鉴》)看,元姑娘在位仅一天(《魏书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胡太后根本没真心实意地拥立元姑娘,而是早就有意于元钊,元姑娘不过是胡太后手中试探和应对众臣的一张挡箭牌,是拥立下一任傀儡的过渡和跳板。
胡太后肆无忌惮、厚颜无耻地废立,愚弄了朝野,愚弄了天下,也给了早就蠢蠢欲动、染指神器的尔朱荣一个很好的出兵借口。尔朱荣听闻元诩暴死、伪皇子废立、幼主登基这一系列荒唐闹剧后大怒,上表抗议胡太后“……举潘嫔之女以诳百姓,奉未言之儿而临四海”,言称要“雪同天之耻,谢远近之怨”(《魏书》),于是率领大军进犯京师洛阳,并于当年四月在河阴(今河南孟津)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河阴之变”,先“沉太后及幼主于河(按:黄河)”(《资治通鉴》),后屠杀宗室、公卿、大臣等显要人物两千余人,场面之血腥令人胆寒。
被废黜后,元姑娘无谥号,无庙号,不被人承认,甚至生死未卜,不知所踪,悄无声息地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当然也不排除被胡太后害死的可能。元姑娘虽然没有举行登基仪式,甚至连名字都未留下,但她的的确确曾为名义上的北魏皇帝。元姑娘在历史上虽然昙花一现,但其影响颇大,一是因为她的废立,北魏政权出现震荡,军阀借机尽掌朝政,其后的皇帝尽为傀儡,后因内部争斗导致北魏分裂;二是因为她的出现,女皇概念初步形成,从唐高宗时期率众起义的女领袖陈硕真自封“文佳皇帝”,到武则天以女人身份正儿八经地登基称帝,再到唐中宗时期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这不能不说是受到了女皇先驱元姑娘的启发。
4、史上第一个封宦官为王的皇帝
宦官封王,在中国历史上至少出现过三次。唐朝的李辅国、北宋的童贯,是大家比较熟知的;但第一个封王的宦官却是北魏的宗爱。
宦官,作为刑余之人,作为宫腐之族,身体有残缺,灵魂遭扭曲,少了男欢女爱的本钱,人生所剩快事也不外乎口舌上吃香喝辣、政治上呼风唤雨了,故对金钱和权势有着强烈的追逐心。其实,宦官靠着给皇室服务这点优势,捞取点油水,倒也无伤大局;但一旦染指权力,左右朝政,那这个帝国、这个王朝必遭劫难。
李辅国封王,虽属明升暗降,但皇帝和宦官由此互为水火,揭开唐朝“阉宦之祸”序幕,导致宦官执掌废立,皇权扫地;童贯封王,六贼胡作非为更甚,金人铁骑趁乱冲杀进来,结果演变成“靖康之乱”,导致徽钦二帝被俘,王朝葬送。与此二人相比,宗爱封王虽未给北魏王朝造成致命创伤,却引起了鲜卑拓跋政权政治上的一次大地震,——那个给他王爵的皇帝拓跋余在位仅八个月就遭到了他的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