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万妃请太子去其宫内玩,进上点心若干,祐樘不食,曰恐有毒。万妃大恐,思忖宪宗百年后自己定然难逃一死,便大肆在宪宗面前抵毁祐樘。这时宪宗已有好几个皇子了,在废立太子上还是游刃有余的。在万妃和太监梁芳的一再劝说下宪宗终于决定易储,召来司礼太监怀恩拟旨,不料怀恩以头碰地,死拒不从,宪宗无奈,罢了怀恩的司礼监掌印,欲继续易储。风雨飘摇之际,东岳泰山地震,钦天监奏报地震与太子有关,宪宗迷信,怕惹得天怒人怨,总算搁下了易储的念头。
万妃谋夺储位不成,于宪宗二十三年春一病不起,不久就郁郁而终了。宪宗得信,颓然叹道,万妃去了,我也活不长了,是年四月,宪宗果然患病,七月召太子辅政,八月宪宗驾崩,追随他心爱的万妃于地下去了。孝宗祐樘继位,年号弘治。
孝宗自幼经历坎坷,九死一生。所以即位后廉洁而贤明,尤其是在私生活方面,终其一世身边只有张皇后一人,再无一个嫔妃。孝宗和张皇后是患难之交,一对恩爱夫妻。两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照夕与共。这不经意间的举动,创造了古往今来一个特殊的纪录,也算是朱祐樘作为一代明君的佐证之一
9、史上唯一葬入宦官墓穴的皇帝
“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这支被鲁迅先生评价为“汉宫之楚声”的悲歌,是东汉废帝刘辩临终前与爱妃唐姬的诀别之音。与心爱之人作了人生最后告别后,刘辩随即含泪饮鸩而亡,一代帝王就此殒命。当年,他的老祖宗刘邦曾逼迫西楚霸王项羽含恨别姬,那是何等威武;而今,他却被董卓逼到如此田地,真可谓刘汉王朝没落后的悲哀。
刘辩(176年—190年),汉灵帝之长子,生母为何氏。何氏出身屠户之家,靠贿赂选官才得以入宫,初为宫女,后来生了皇子刘辩后,地位不断攀升,从贵人成为皇后,其兄长何进也跃居大将军之职。在刘辩之前,汉灵帝曾有数子,均早夭。为了好养活,刘辩从小就养在道人史子眇的家里,不敢叫他的本名,称他为“史侯”。继刘辩之后,王美人又为汉灵帝生一子刘协,自小由汉灵帝之母董太后抚养。
随着何氏兄妹势力的做大做强,朝中立刘辩为太子的呼声很高。刘辩没受过严格的宫廷礼仪教育,礼节和气质远不如刘协,所以汉灵帝很喜欢刘协,而不喜欢刘辩,觉得他“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后汉书》,但迫于何氏家族势力和皇子长幼次序,故至死没有立太子。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汉灵帝驾崩后,刘辩在舅舅何进的强势拥立下当上皇帝,刘协被封为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
刘辩即位后,东汉高层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何进掌握大权,作威作福,朝廷比汉灵帝时更加黑暗。宦官、上军校尉蹇硕因受汉灵帝托付,也为了一己之私,以“帝(刘辩)轻佻不德……欲……立渤海王(刘协)”(《后汉纪》),何进见蹇硕心怀不轨,瞅准机会果断将蹇硕诛杀。恨屋及乌,何进随即又把屠刀伸向蹇硕的同类,准备制造一场屠尽所有宦官的血腥事件,肃清宦官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