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慈禧太后为何不让自己儿子挑媳妇
但慈禧就是慈禧,她知道此刻不能来硬的。她心想儿子总是自己的,今后肯定听自己的话,至于儿媳妇,只要自己拿的紧,还不知自己手心里的小菜,该对付的就是那个慈安,谁让她不听自己的摆布。
就这样,在慈安和同治帝的坚决要求下,皇后的桂冠落在状元之女阿鲁特氏身上,其他的不过是嫔妃之类,当然慈禧太后相看的富察氏被立为惠妃,仅次于皇后。皇后的确锦心绣口,当时有人这样称赞她:蕙质兰心秀并如,花钿回忆定情初。珣瑜颜色能倾国,负却宫中左手书。
不过婚后的日子让慈禧很不痛快,那就是同治帝只喜欢和阿鲁特氏过家家,忽略了富察氏,慈禧认为这一对狗男女真不地道,于是便有拆散小夫妻的意思。慈禧便将同治帝召来,说:“慧妃贤慧,虽屈居在妃位,宜加眷遇。皇后年少,未娴宫中礼节,宜使时时学习。帝毋得辄至中宫,致妨政务。”慈禧严重地干扰了他们的夫妻生活。对于慈禧的话,同治帝不得不听,但又不想与他不喜爱的慧妃亲近,所以干脆就独居乾清宫。
那时候同治帝内心苦闷,自己心爱的人自己亲妈又不让见,见的又不是自己自己喜欢的女人,就郁郁寡欢,这时候有个机灵的小太监便带同治帝出去逛外面的花街柳巷,同治帝本就讨厌宫墙内的繁文缛节,就乐此不疲。不想后来却得了大病。翁同龢日记云:十一月二十三日,“晤太医李竹轩、庄某于内务府坐处,据云:脉息皆弱而无力,腰间肿处,两孔皆流脓,亦流腥水,而根盘甚大,渐流向背,外溃则口甚大,内溃则不可言,意甚为难。”二十八日又记:太医云:“腰间溃如椀,其口在边上,揭膏药则汁如箭激,丑刻如此,卯刻复揭,又流半盅。”二十九日再记:见“御医为他揭膏药挤脓,脓已半盅,色白而气腥,漫肿一片,腰以下皆平,色微紫,看上去病已深。”李慈铭日记也记载:“上旋患痈,项腹皆一,皆脓溃。”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日,同治帝在皇宫养心殿衔憾而去。同治帝走后,皇后终日郁郁寡欢,不久也随着皇帝走了,不过慈禧却因祸得福擦掉忧伤的眼泪走向更加独裁的道路。
以上就是关于慈禧太后为何不让自己儿子挑媳妇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